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财报解读:份额缩水4200万份,净资产增长3617万元

时间:2025-04-05 21:1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于2025年3月披露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减少4200万份,缩水9.09%;净资产增长3617.40万元,增幅11.18%;净利润为6055.58万元,较去年增加10007.23万元;管理费为160.88万元,较去年增加7.93万元。

财务指标:净利润扭亏为盈,资产规模增长

主要会计数据:净利润大幅增长,未分配利润仍为负

2024年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本期利润为6055.58万元,而2023年为 -3951.6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本期已实现收益为475.06万元,相比2023年的 -430.20万元也有显著改善。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1320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18.81%,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达22.30%。

从期末数据看,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 -6042.62万元,虽较2023年末的 -13860.01万元有所减少,但仍为负值。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 -14.38%,表明自基金成立以来,净值仍处于亏损状态。

期间数据和指标2024年2023年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4,750,575.13-4,302,001.24
本期利润(元)60,555,835.05-39,516,489.87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0.1320-0.1004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18.81-12.94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22.30-12.39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60,426,177.73-138,600,140.29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14.38-29.99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长期仍有差距

过去一年,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3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97%,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0.33个百分点。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基金也基本能紧跟业绩比较基准,但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 -14.3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6.43%,虽跑赢基准2.05个百分点,但整体仍处于亏损。

阶段份额净值增长率①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①-③
过去三个月(%)0.330.73-0.40
过去六个月(%)31.7631.94-0.18
过去一年(%)22.3021.970.33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14.38-16.432.05

净资产变动:份额减少但资产规模增长

2024年初实收基金为46214.54万份,期末为42014.54万份,减少了4200万份。未分配利润期初为 -13860.01万元,期末为 -6042.62万元,亏损有所减少。净资产合计期初为32354.53万元,期末为35971.93万元,增长了3617.40万元,增幅11.18%。这表明尽管基金份额有所减少,但资产的增值使得净资产规模实现增长。

项目2024年初2024年末变动情况
实收基金(万份)46214.5442014.54减少4200万份
未分配利润(万元)-13860.01-6042.62亏损减少7817.39万元
净资产合计(万元)32354.5335971.93增长3617.40万元

投资运作:紧跟指数策略,科技板块表现分化

投资策略:复制指数并灵活调整

本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即按照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但在特殊情况,如成份股长期停牌、变更等,基金管理人会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以降低跟踪误差。2024年,管理人根据市场行情、日常申赎情况和成份股停复牌等因素,合理安排股票仓位及头寸,将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

业绩表现归因:科技板块波动影响大

2024年沪深300指数表现起伏,科技板块上半年表现不佳,三季度在政策驱动下反弹,四季度冲高回落进入震荡。港股科技指数中互联网、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 车等行业占比较高,整体成长性较强。四季度港股科技表现整体超越大盘,主要得益于超预期政策释放,资金改善超预期,科技板块作为成长板块,对资金敏感,弹性更大。但不同科技行业基本面存在差异,导致整体虽有涨幅,但在特朗普当选预期下,部分行业表现受限。本基金通过紧密跟踪指数,基本实现了预期的业绩表现,净值增长率为22.30%,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33个百分点。

费用与成本:管理托管费微增,交易费用有变化

管理与托管费用:费率稳定,金额微增

基金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50%的年费率计提,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60.88万元,较2023年的152.95万元增加了7.93万元。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0%的年费率计提,2024年当期应支付的托管费为32.18万元,比2023年的30.59万元增加了1.59万元。管理与托管费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

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变动金额(元)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1,608,807.361,529,479.2279,328.14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321,761.36305,895.9215,865.44

交易费用:买卖股票差价收入增加,其他费用有降有升

2024年股票投资收益中的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595.08万元,而2023年为 -377.67万元,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市场行情的好转以及基金投资组合的合理调整。应付交易费用期末为6.76万元,较上年度末的2.09万元有所增加,主要是业务量增加所致。其他费用如审计费用从4.50万元降至3.50万元,信息披露费维持12万元不变,证券组合费从2.38万元增至2.58万元。

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变动情况
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5,950,846.16-3,776,695.39增加9727541.55元
应付交易费用67,579.0820,938.53增加46640.55元
审计费用35,000.0045,000.00减少10000元
信息披露费120,000.00120,000.00不变
证券组合费25,770.0723,820.14增加1949.93元

投资组合:港股科技为主,行业分布较集中

资产组合:权益投资占主导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金额为35458.12万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95.72%,且全部为股票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864.47万元,占比2.33%,其他各项资产720.21万元,占比1.94%。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市值为35458.12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8.57%,表明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科技相关股票。

项目金额(万元)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权益投资(股票)35458.1295.72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864.472.33
其他各项资产720.211.94

行业分布:集中于非日常生活消费品等行业

按行业分类,非日常生活消费品行业公允价值为13757.02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8.24%;信息技术行业为10136.82万元,占比28.18%;通讯业务行业为5627.56万元,占比15.64%;医疗保健行业为5123.20万元,占比14.24%。前四大行业占比近96.30%,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行业类别公允价值(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13757.0238.24
信息技术10136.8228.18
通讯业务5627.5615.64
医疗保健5123.2014.24

股票明细:小米、腾讯等权重较高

期末指数投资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小米集团 -W公允价值为4060.28万元,占比11.29%;腾讯控股为3626.80万元,占比10.08%;美团 -W为2776.63万元,占比7.72%。前十大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相对较高,对基金净值影响较大。

序号股票代码股票名称公允价值(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01810小米集团-W4060.2811.29
200700腾讯控股3626.8010.08
303690美团-W2776.637.72

持有人结构:机构与个人并重,无内部持有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机构、个人和联接基金共持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5681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73956.25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14492.01万份,占总份额比例34.49%;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22969.64万份,占比54.67%;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持有份额4552.89万份,占比10.84%。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在基金持有上较为均衡。

持有人结构持有份额(万份)占总份额比例(%)
机构投资者14492.0134.49
个人投资者22969.6454.67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4552.8910.84

管理人从业人员持有:无内部持有情况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份额总数为0份,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以及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本开放式基金份额总量区间均为0,表明内部人员无持有该基金的情况。

风险与展望:关注行业波动,把握长期价值

市场风险:外汇及行业波动影响大

本基金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香港证券市场,面临外汇风险。若港币相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5%,基金资产净值将相应增加或减少约1772.91万元(2023年为约1593.42万元)。同时,科技行业波动较大,如生物医药受集采、疫情、反腐等影响,芯片行业受人工智能需求及外部封锁政策影响,新能源 车行业受出口增速和估值中枢变动影响,这些行业波动将对基金净值产生影响。

管理人展望:港股科技具长期投资价值

从港股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来看,涵盖互联网、生物医药、芯片和新能源 车等龙头企业,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生物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已至低位,2025年预计有阶段性小行情;芯片行业受人工智能需求和国产替代驱动,表现值得期待;新能源 车长期发展趋势仍在,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在人工智能和信创推进下,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管理人认为港股科技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可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及其联接基金的投资机会。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