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读 | 旧物重生,有“几本账”要算清

时间:2025-04-14 07:22:00

商务部最新消息,自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今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达10035万台。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推动,更是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深度践行。

然而,在这场以旧换新的消费热潮中,一个关键问题悄然浮现:那些被替换下来的旧物,最终都流向何方?它们是被妥善回收利用,重新焕发生机,还是被随意处置,成为新的环境负担?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深入市场展开调查。

跟踪: “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

众所周知,废旧手机是个“宝”,含有铜、金、银等金属资源,通过科技手段提取后,既能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家里有三四部旧手机,都是因为卡顿、掉电快、内存不足淘汰闲置的。”南京市民华青一直纠结于是否要处理“退休手机”。像华青一样,让旧手机在家里“吃灰”的还有不少。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约为2.2年。消费者购买新手机后,换下来的旧手机约54.2%被闲置留存。

来源:央视新闻

为何不选择回收出售?华青的回答是担心信息安全,害怕手机里的数据被恢复导致隐私泄露。

随着“标准化回收”快速发展,上述痛点正在得到有效解决。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资环”)宣布,其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正式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服务。

4月8日,记者通过在中国资环的“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体验废旧手机从回收到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记者通过微信搜索“芯碎无忧”小程序选择“邮寄处置”。在填写取件地址和上门时间后,EMS快递员按照预定时间用专用密封袋取走了手机,随后记者在小程序回收单节点里查询全程可追溯身份识别码看到了手机的物流轨迹。

4月8日下单、4月9日揽收、4月11日中午签收,随后手机进入处置环节,记者点击入库按钮后看到一段1分钟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记者邮寄的手机于4月12日上午9时22分由工作人员拆解包装后贴上贴纸放入专用投放口进入下一个拆解流程,手机从回收到拆解全程可溯源。

废旧电动车的回收也在走向规范化。扬州爱玛电动车汶河南路店入口张贴着“2025年销毁废旧电动自行车回收价格表”。店员老何告诉记者,每晚回收员会用货车将旧电动自行车拉走,送往指定回收企业拆解报废。以前门店自行收旧车,处理方式有限且麻烦,现在“以旧换新”需登记旧车信息,由门店交至回收企业,回收工作轻松许多,每周能收约20辆旧车。

在南京,电动自行车回收已支持线上操作。通过微信小程序,选定品牌、型号,上传车辆、电池照片及车主证件信息,即可预约回收。顺丰快递工作人员会上门取车,折旧费2个工作日内打入车主银行卡。前不久,南京城矿资源循环公司备案后上线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小程序,目前已成功回收超4.3万台废旧电动自行车,成为全省首个“线上收旧”平台。

衡量: 多笔账算出的绿色经济效益

旧物回收不仅关乎环保,还涉及经济、安全、社会等多个层面,是一本值得细细计算的“综合账”。

在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一台47公斤重的废旧冰箱正经历着“重生蜕变”。经过多道精细拆解工序,约18公斤铁、0.8公斤铝、0.4公斤铜、7公斤塑料以及9公斤压缩机被逐一分离出来,即将奔赴不同的下游企业,开启新一轮资源循环。凯燕电子总经理王升透露,2023年,全省8家有资质的拆解单位回收拆解约480万台,去年这一数字跃升至569万台。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社会“绿色回收”加速循环,高效实现吃“废”吐“绿”。

从环保视角审视,旧物回收成效斐然。仅去年一年,凯燕电子通过拆解与资源回收利用,助力减少碳排量达19389吨二氧化碳当量。

从经济账来看,精细化的拆解工艺实现废旧电动自行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扬州宁达环保的电动自行车拆解线,工人们熟练地将废旧电动自行车“解剖”,车架、塑料、电机等各个部件被分类装袋,送往不同加工厂“回炉重造”。江苏宁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宦新亚介绍,一辆电动自行车至少能拆出7种材料,车架可提炼钢、铁、铝,塑料能制成新塑料制品,电机能提取稀土及锗、镓等贵金属,基本所有器件均可回收再利用。目前,公司每日能处理约500辆电瓶车,通过精细化拆解,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不仅如此,宁达环保还在拓展业务版图。过去,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拆解是主要业务,去年,公司投资近1亿元建成新项目,针对旧手机、微波炉、打印机等新型“电子垃圾”回收拆解。项目组建11条生产线,采用“人工拆解+机器人辅助拆解”工艺,配备自动切割、多级破碎、光电识选等智能装备。这一项目填补了扬州市小家电回收拆解利用的空白,业务覆盖周边300公里,预计年处理废旧手机、小家电等约10万吨,年产值超2亿元。

安全账亦是旧物回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十四五”期间,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60亿部,大量闲置手机若未妥善处理,信息安全隐患巨大。“芯碎无忧”小程序所属企业中国资环于去年10月成立,承担起打造全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任,其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于今年1月在汕头投产试运行。中国资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废旧手机经保密车间拆解、整机破损销毁后,碎片送入熔炼车间彻底销毁,同时,拆解产线还能精细化提炼稀贵金属。未来,这一模式将拓展至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构建全国性回收再利用平台。

再看社会账与产业发展账,同样成绩亮眼。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波表示,企查查数据显示,江苏现有1.6万家回收企业,从废旧物品收集、分类到运输、拆解、加工等环节,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旧物回收产业还能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回收的废旧金属为金属冶炼加工提供原料,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废旧塑料用于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助力塑料加工产业向绿色、循环方向迈进。

突破: 回收梗阻重重,创新举措来破冰

尽管旧物回收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梗阻亟待解决。

回收点分布不均是一大难题。记者探访南京多个小区发现,基本上物业和回收企业都设置回收箱,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回收点偏少。回收价格缺乏统一标准。记者在同城网站上询价发现,对于各类旧物,不同的回收企业或商家根据自身经验和利益进行定价,价格差异较大,容易遭遇价格套路。此外,部分回收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缺乏专业的拆解和处理技术,难以对旧物进行高效、精细的分类和加工,导致再生材料的品质不稳定,影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面对这些梗阻,各方也在积极探索打通的方法。

如“芯碎无忧”小程序通过设置奖励机制,通过邮寄的方式回收1—2部手机可兑换代金券和视频会员,提高了居民参与回收的积极性。而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用户通过快递发出的电脑整机、手机、平板、相机、图书等都可以累积成个人减少的碳排放量,被日常使用的App记录在案,成为App上兑换商品的“货币”。

江苏宁达环保推出“宁达全能收”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回收。宦新亚介绍,公司整合维修、销售等资源,在扬州市江都区多个小区周边设立100多个回收网点,构建了覆盖广泛的回收网络。

京东与百余个家电家居品牌成立“京东家电家居焕新联盟”,投入30亿元用于以旧换新补贴及服务升级。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3C国补”进入活动会场,在江苏地区可领取电脑、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补贴资格。

一些家电企业在建立回收网络体系等方面也展开尝试。比如格力在南京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分拣中心,通过平台信息化管理实现仓储智能化数字化。

常州食品有限公司小东门调剂市场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的宣传销售模式。通过开设“小东门云商城”微信小程序和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宣传活动。公司旗下的常州跳蚤市场每周六下午在社区专辟场地开展跳蚤活动,每月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家电家具手机电脑的回收咨询服务。

我国正处于以旧换新的高峰期,但国内在报废认定标准方面存在缺失,回收和拆旧体系也尚不完善,亟待进一步规范与健全。“以废旧家电和手机为例,从老百姓手中流转到处置企业的过程环节众多,情况复杂。正规大型处置企业面临成本高的问题。”孙波呼吁,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重要性,居民自身也需要提升对生存环境的认知,积极参与到绿色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同时,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回收拆旧体系,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王梦然 洪叶 胡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