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本周起沈阳陆续对公和桥、东西高架桥、沈海立交桥加固改造

时间:2025-04-23 07:14:00

东西高架桥即将加固改造。李浩摄

4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沈阳市2025年老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新闻发布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鲁瑶介绍,2024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首期组织完成了黄河大街高架桥、珠江桥等7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桥梁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2025年,将继续实施老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委托专业机构对桥梁开展检测和评估,并邀请权威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决定对“带病运行”桥梁进行加固改造,解决桥梁结构安全隐患问题。

邻近学校路段新增隔音屏

在研究改造方案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始终把市民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在邻近学校路段新增隔音屏,为学生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新更换的隔音屏将采用高强度夹胶钢化玻璃材质,不仅提高隔声性能,而且增加透光性。同时,充分考虑市民出行安全,升级交通安全设施,增设防眩板7726个,新增道路交通信息诱导屏7套,便于市民实时掌握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事故风险。

施工现场降低噪声污染

为减少交通影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公安交警部门逐桥逐段逐点研究交通组织和施工方案,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分段分幅的方式,确保施工期间桥梁仍可通行,缓解绕行压力。为降低噪声污染,组织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工艺,现场配备静音发电机,加装隔音屏,中、高考期间停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为控制施工扬尘,现场配备水车、雾炮机对挖土、拆除等作业进行降尘,建筑垃圾运输接受电子联单监管,必须运至合法处置场所,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给桥梁安装智能感知设备

为提升桥梁安全运行智慧化管理能力,本次改造工程将对桥梁加装监测预警系统,安装位移传感器、裂缝计、倾角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设备,对桥梁位移、振动、倾角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桥梁运行环境及结构技术状况,为桥梁管理、养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让桥梁管理更加“智能”,让桥梁运行更加安全。

市民可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官方网站实时、客观发布工程信息,让市民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出行路线。通过沈阳数字城管小程序“市民‘找茬’、城管‘听劝’”专题通道或“市民参与”板块,听取市民合理化建议。在施工围挡上设置工程信息和围挡拆除时间公示牌,张贴数字城管二维码,接受市民监督。

加固改造情况

今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首批实施公和桥、东西高架桥、沈海立交桥加固改造工程。

公和桥

建成于2003年,桥墩、盖梁等下部结构加固改造去年已主体完工。本次重点改造上部结构,主要包括拆除重建桥面铺装、匝道挡土墙、防撞墙和非机动车道,更换隔音屏、伸缩缝和非机动车道桥栏杆,升级交通安全设施,增设桥梁监测预警系统等。

工程计划4月25日进场施工,9月30日主体完工。

东西高架桥

建成于2001年,桥墩、盖梁等下部结构加固改造去年已主体完工。本次重点改造上部结构,主要包括拆除重建桥面铺装和防撞墙,更换隔音屏和伸缩缝,升级交通安全设施,增设桥梁监测预警系统等。

工程计划4月25日进场施工,9月30日主体完工。

沈海立交桥

建成于1990年,本次将对全桥进行加固改造,主要包括拆除重建桥面铺装和防撞墙,更换隔音屏和伸缩缝,桥墩、盖梁破损修复,升级交通安全设施,增设桥梁监测预警系统等。

工程计划5月9日进场施工,9月30日主体完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婷

施工期间将采取交通疏导调流措施

4月22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沈阳市2025年老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副局长赵策介绍了施工期间涉及交通影响情况和拟采取的交通疏导调流措施。

交通影响情况

东西高架桥及公和桥施工期间

分期封闭桥上半幅主线及沿线上、下匝道,对沈阳中心城区东西方向跨区域交通将产生较大影响,原桥上通行的大部分车辆需从地面道路绕行,将大大增加桥下及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沈海立交桥施工期间

分期占用东西方向主线半幅路面,并封闭连接的匝道,将对东一环路和东西快速路、东陵路的转换交通产生较大影响。

白山立交桥施工期间

分期封闭部分匝道,对北二环和黄河大街之间的转换交通产生较大影响。

合理安排工期

经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施工单位研究,拟将工程进场时间尽量安排在周五晚或节假日之前时段,留出公休日、节假日的缓冲适应期,如东西高架桥及公和桥进场时间拟安排在4月25日周五晚进场。同时,白山立交桥匝道封闭施工拟安排在中、小学暑假期间沈阳交通高峰流量相对较小时段进行,尽量降低交通影响。

为尽量减少东西高架桥及公和桥施工对和平区与铁西区之间跨区域交通影响,实行东西高架桥西塔上、下匝道与公和桥市府大路上、下匝道分期错时施工的方式,为跨区域交通出行留有通道。

综合运用交通疏导手段

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交通疏导需求情况,综合运用禁行、限行、远端分流、近端疏导的交通组织手段,尽力缓解施工区域交通压力。东西高架桥主线采取半幅封闭施工方式后,根据前期对交通运行情况的分析结果,剩余半幅路面实行东段双行、西段单行的灵活调流方式,确保上游的东陵路、北一快速路不出现严重交通拥堵。同时,为削减桥上交通流量,需关闭沿线上匝道,将合理引导区间交通从地面或平行道路绕行。

加强指挥疏导管控

针对每个工程,确定重点管控路段和管控路口,安排固定或巡逻警力,加强疏导、处置突发事件,并及时根据流量情况进行全路段信号控制优化。同时,对交通影响较大工程,建立临时指挥调度体系,共同精细研究疏导调流方案,制定应急调流预案,抽调蓝盾、特勤等警力在高峰时段参与交通疏导工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婷

发布会问答

新增桥梁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

问:此次加固改造工程新增了桥梁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对桥梁安全管理起到什么提升作用?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处处长师俊飞:本次东西高架桥、公和桥、沈海立交桥加固改造新增了桥梁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结合桥梁特点、使用需求、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按照一桥一策的原则,通过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监测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结构安全评估和智能辅助决策等技术,做到对桥梁结构变形、车辆荷载、结构振动、气象环境等指标进行全面、实时、精准监测,如在桥梁梁底安装挠度计,实时测量梁体变形。

通过实施桥梁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快速识别结构异常,实现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做到桥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快发现、快处理”,从而显著提升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根据监测系统采集的海量数据和预警信息,形成桥梁的“数字档案”,经专业化同步分析、研判,可针对桥梁安全性、耐久性提出评估意见和处置建议,为桥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桥梁安全、可靠运行。

施工期间出行如何避开拥堵

问:针对此次桥梁施工工程,公安部门对市民在施工期间的交通出行有什么建议?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副局长赵策:施工期间,倡导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减轻交通压力。如驾车出行,尽量提前选择、规划绕行路线,尤其是长距离、跨区域的交通出行,尽量回避施工拥堵路段。

在东西高架桥施工期间,原经桥上短距离出行车辆,请尽量选择其他周边平行道路绕行,如原东向西方向从大北上匝道前往北站地区或南京街附近的交通出行,建议提前选择联合路、北顺城路绕行;原西向东方向从南京街上匝道前往北站地区或大东区的交通出行,请提前选择昆山路或市府大路绕行。往来和平区与铁西区之间车辆可选择由北二路、建设大路等道路绕行。

沈海立交桥施工期间,原在该处进行交通转换的长距离出行车辆,请尽量选择提前由一环路、二环路或经由津桥路、东北大马路绕行。

白山立交桥施工期间,需要从北二环左、右转进出黄河大街的车辆,请尽量提前选择由长江街、陵北街等道路绕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