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爱与艺术同行 点亮特需儿童未来|大沥沥雄社区创新治理模式

时间:2025-04-15 13:03:00

4月3日下午,在大沥镇城区小学特教班的教室里,非洲鼓的韵律与孩童的笑声交织成独特的交响,五彩斑斓的树叶拓印画装点着艺术长廊。这里正在进行的“爱与艺术同行”艺术疗愈服务项目,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为特需儿童开启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的窗口。自2018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构建起“需求-资源-服务”精准闭环,累计开展160余场课程,惠及1700余人次特需儿童,成为社区基金创新运用的标杆案例,这也是大沥沥雄社区创新治理模式中“自我造血”后的反哺社区治理的有效实践体现。

特需儿童非洲鼓学习班

关注特需儿童是社区服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沥雄社区通过深度调研,了解到大沥镇城区小学特教班有30多名自闭症及其他特殊需要儿童,他们当中有72%存在社交障碍、50%需感统训练的需求。社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联动优势,整合社区资源,以精准服务助力特需儿童成长。在沥雄“幸福家+”社区基金支持下,创设了沥雄社区“暖童心”——“爱与艺术同行”艺术疗愈服务项目。

“纸杯电话”协作式手工课程

“树叶拓印画”自然肌理感知课程

“爱与艺术同行”项目基于特需儿童差异化需求,系统运用艺术疗愈理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特色课程。针对自闭症儿童触觉敏感特性,开展“树叶拓印画”自然肌理感知课程,让孩子们通过植物纹理刺激感官系统发育,还引导他们描述触感,开启与外界沟通的新方式。面向多动症儿童的“纸杯电话”协作式手工课程,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儿童专注力,后续增加的角色扮演场景,志愿者与孩子用纸杯对话,进一步增强了儿童社交能力。而非洲鼓课程则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量身打造,通过节奏敲击与团体合奏帮助他们发展听觉统合能力,在韵律互动中促进情绪表达与集体协作。

非洲鼓课程

成果作品

通过系统性艺术疗愈课程,特需儿童在社交能力、感统协调及情绪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学生学得挺快的,而且很有兴趣,有个别学生还主动跟志愿者沟通。”特教班老师反馈,参加课程后的儿童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表达意愿,部分自闭症儿童也开始通过艺术创作展现内心世界,艺术作为非语言沟通媒介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些成果有力地印证了艺术疗愈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干预手段,更是一座连接特需儿童与社会的桥梁。

沥雄社区与高校青年志愿者设计艺术课程

作为佛山大学“五研六社”校社共建实践单位,沥雄社区联动佛山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高校青年志愿者人力、智力资源转化为系统性艺术疗愈课程。同时,依托社区基金,整合物力资源,将定向捐赠等各种形式公益资源转化为非洲鼓、手工器材等费用,全额保障教具成本,实现特需儿童普惠服务,构建起“需求挖掘 - 资源整合 - 服务落地”的公益资源匹配群体需求链路。

大沥沥雄社区的这一创新实践,为特需儿童带来了希望与改变,也为社区公益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未来,沥雄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项目,让更多特需儿童在爱与艺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文/南海融媒记者 胡燕芬 通讯员 黄俊杰

图片由沥雄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