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邹城市: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企业智变
“这份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爱山东’APP上就能轻松签约。”在邹城市为民服务中心智慧服务专区,工作人员通过交互式触屏,向求职者演示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的签约全流程。用工旺季,邹城市以全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正式启用为契机,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广泛应用。

邹城市为民服务中心智慧服务专区
自年初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启用以来,邹城市精心谋划、创新实施,将推广电子劳动合同作为拓展“无证明城市”应用领域、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三步走”工作法等有效经验,显著提升了电子劳动合同的社会认可度和应用水平。

工作人员向求职者演示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的签约全流程
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依托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等前沿技术,内置电子签章,构建起“签署——存证——查验”全链条可信体系。电子劳动合同生成时,自动加盖国家授时中心可信时间戳,关键数据经加密后同步存储至区块链节点,确保合同内容不可篡改、操作轨迹全程可溯,降低了发生错误的风险,增强了合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电子劳动合同签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签署和备案实现即时生效、立刻备案,不仅大幅节省时间和资源,更是真正做到“零成本”“零跑腿”和“非接触式办理”。

电子劳动合同推广进校园
在济宁市第二技工学校毕业班“职业生涯第一课”主题班会上,邹城市人社局通过短视频和情景化演示,向学生们展示了电子劳动合同的签署流程。“原来劳动合同能在手机端签订,太方便了!”机电专业毕业班学生刘荣旭在体验电子劳动合同模拟签约系统后感慨道。今年以来,邹城市人社局在技工院校开展30余场形式多样的电子劳动合同宣传活动,覆盖应届毕业生700余人。

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省级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
“省级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提供的批量签署、智能归档、到期提醒等功能,省去大量纸质合同打印、建档、保存、管理等成本,大大提高了用工管理效率。”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业务经理陈晨说。目前,邹城市已全面启用电子劳动合同系统,覆盖88家重点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涉及制造业、建筑业等8大重点领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优化用工管理。
“我们正构建‘数字技术赋能和谐劳动关系’模式,依托电子劳动合同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用工管理水平。接下来,我们将拓宽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场景,打通各部门的数据接口,让电子劳动合同成为劳动者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数据基石。”邹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俊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