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南的老街巷,有说不完的故事

时间:2025-04-09 15:14:00

山东氤氲着市井余韵的老街巷

是一座城市记忆的“备忘录”

这里寄托着人们的乡愁

安放和跃动着城市的灵魂

# 后宰门街

东起县西巷北口,西止曲水亭街。该街因位于明代德王宫城北门外而得名,德王宫建成后,其宫城外墙北门称后宰门,明末便以此为名。清光绪年间《省城街巷全图》上标有“后宰门”之街名。

# 王府池子街

因街西侧有著名的王府池子而得名,

王府池子街北段原名魏家胡同,

是20世纪60年代合并来的,

街北口东墙根下有腾蛟泉,

墙上还有清代流传下来的泉名刻石,

腾蛟泉为济南72名泉。

# 东花墙子街

东花墙子街的青石道路

灰墙黑瓦

无一不流露出

济南的韵味与历史的风采

“东花墙子街”一名出现于清末民初,因临街墙体图案及位置得名。“花墙子”指的是济南府学的院墙,是砖砌花格透墙,俗称花墙子。此街因在府学东花墙之外,故名。

# 涌泉胡同

东起曲水亭街,西至东花墙子街

涌泉胡同的得名,还源自一句谚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相传明嘉靖七年,李开先前去参加乡试,因银两不足几日没能进食,晕倒在涌泉胡同一户门前。与其同姓的李氏夫妇用泉水将他救醒,并将其收留至家中准备乡试。没想到,李开先一考便中了举人,之后又考中进士。回来看望李氏夫妇时,李开先笑言:“清泉涌出甘甜液,成就伯华功名禄。”后来,李开先辞官时,特地绕行再次看望李氏夫妇,报答当年恩情,亦成就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佳话。之后,不断有学子到此处饮水祈愿,期盼金榜题名。

# 平泉胡同

北起王府池子街南口,南至芙蓉巷。

据说旧时胡同内路东有小神龛,

龛下有平泉,街因泉而得名。

平泉胡同过去是去往王府池子

打水的必经之路,

街面常年湿漉漉的,成了一条水胡同。

1929年,改称平泉胡同。

# 翔 凤 巷

起平泉胡同,西止芙蓉街。是济南最窄的小巷,宽度仅为80厘米,旧时为两边房子的墙缝形成,俗称“墙缝巷”。后雅化为翔凤巷,

寓意让凤凰飞到这里图个吉祥。

# 马 市 街

马市街北侧为济南府学。

旧时,来府学的官员和学子,

需将车马停放于此街,

以至马多若市,故名马市街。

# 辘轳把子街

辘轳把子街东起曲水亭街,

西止东花墙子街,

北邻泮壁街,南邻涌泉胡同。

从前,老济南人基本靠一种

叫“辘轳”的工具从井里打水,

因该街形似辘轳的歪把摇臂,

得名“辘轳把子街”。

(来源:爱在大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