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机司机爱上3D打印!未来还有硬核计划

时间:2025-04-27 09:53:00

“高度模拟了铁路场景”

“连信号灯的颜色切换都十分真实”

因为热爱3D打印技术

铁路职工唐昌胜

利用科技赋能职工培训

打造了一处与众不同的实训基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

“3D铁路世界”

唐昌胜来自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务大机段,曾是一名大机司机。铁路线路的维护和大机的运行安全是头等大事,大机司机常年与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道岔、信号机为伴,保障着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10余年的一线经历,让唐昌胜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大机司机,也让他更加深刻体会到铁路安全的“生命线”意义。

3D打印是唐昌胜的爱好之一。业余时间,他会录制一些3D打印相关的科普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收获了许多网友点赞。

在互联网上取得不错的反响后,他开始思考怎样用科技赋能铁路职工培训。“我们需要用更高效的工具和方式应用到职工培训当中,我觉得我找到了。”唐昌胜说。

说干就干,在得到单位的认可后,2024年4月,唐昌胜开始打造沙盘教学系统。今年1月,一套铁路立体沙盘教学系统成功制作完成并投用。

铁路立体沙盘教学系统等比例缩微了铁路站区现场,精准模拟铁路站线布局,涵盖道岔、信号机、叉心、轨距杆等关键设备,连信号灯颜色切换、道岔扳动轨迹都高度仿真。

沙盘系统让教学从平面转到立体,新职工可360度观察线路走向、设备联动关系,快速建立“铁路空间感”。通过调车转线模拟、故障排查等实战化教学,抽象的规章也变得触手可及,真正颠覆了该段以往的培训模式。

“扳动道岔时信号灯居然真的会联动!”24岁的见习生胡一洲第一次操作沙盘时,盯着由红转绿的信号灯瞪大了眼睛。一周前,他还在为如何熟记不同的股道编号而苦恼,如今却能指着沙盘流畅介绍。

检修车间主任田理也感叹:“这种‘动手试错、即时反馈’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学员的代入感。过去单靠图纸讲解,新人至少一个月才能形成站场空间概念,沙盘投入使用后,短短几天就有学员能复现设备联动逻辑。”

这套沙盘培训系统投入后,新职工上岗后培训周期成功缩短了一半。今年,作为该段检修车间技术骨干的唐昌胜,也正式成为成都工务大机段职教科的一名职教员。

沙盘的成功只是起点,唐昌胜的下一步规划更“硬核”。

他计划通过3D建模,拆分大机设备,展示分动箱、转向架工作装置等内部结构,让学员无需拆卸实车也能掌握维修原理,同时进一步打造“铁路知识库”,将沙盘教学与线上课程结合,形成“学练考”闭环,让安全规范深入人心。

“铁路安全没有捷径,但科技能让技术传承更高效。”从一线工人变身为职教创新者的唐昌胜始终相信,守护安全,既需要扎根现场的匠心,更离不开敢于突破的慧心。

一座3D打印的沙盘

串联起责任、热爱与创新

唐昌胜的“3D铁路世界”

还在不断扩建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人民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