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00元一星,广州五星级酒店只卖500元?

时间:2025-04-21 17:56:00

文 | 空间秘探,作者 | 邹新

北上广深占据着国内“经济四极”的名号, 是一众酒店密集扎根的首选目的地。1983年,全国首家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开业,随后广州便不断上演着酒店剧集的“高潮”。一直以来,广州的酒店市场都占据着国内一线城市的领先地位,但许多广州五星级酒店淡季价格近期低至500元却成了舆论的焦点……

北上广深酒店巅峰赛广州掉队?

近期,不少读者向空间秘探反馈,广州的高星酒店价格太“友好”,一般500多块就能订到。空间秘探调查发现,近期各大社交平台也在热议此事,通过OTA平台核实发现,2015年开幕的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淡季低至400元,广州伊士丹顿酒店、广州嘉逸国际酒店、广州威柏斯酒店、广州阳光酒店、广州云来斯堡酒店淡季价格在550元左右,广州鸿德国际酒店、广州建国酒店、广州增城凯悦酒店、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淡季价格维持在500元左右。

以上这些酒店都是广州的五星级酒店,其共同构成并推动着广州高端酒店市场的发展。同时酒店作为城市经济景气的晴雨表,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行业乃至整座城市的脉搏。广州五星级酒店“亲民价”的背后,北上广深的酒店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国内城市的“经济四级”,一直以来都是奢华酒店“安营扎寨”的首选目的地,且由于奢华酒店本身自成“城市地标”并反作用于当地经济,北上广深的酒店较量大多时候也主要围绕着奢华酒店展开。

从五大国际头部酒店集团落子北上广深的奢华酒店品牌及数量观察:

万豪系列的奢华酒店北京有6家,其中宝格丽1家、丽思卡尔顿2家、瑞吉1家、JW万豪2家;上海有11家,其中宝格丽1家、艾迪逊1家、丽思卡尔顿2家、瑞吉2家、JW万豪3家、W酒店1家、豪华精选1家;深圳有4家,其中丽思卡尔顿1家、瑞吉1家、JW万豪2家;但是在广州只有丽思卡尔顿1家以及W酒店1家。

洲际系列的奢华酒店北京有丽晶1家、洲际2家,共计3家;上海有丽晶2家、金普顿1家、洲至奢选1家、洲际6家,共计10家;深圳有洲际3家;广州有洲至奢选1家、洲际1家,共计2家。

希尔顿系列的奢华酒店北上广深各有1家康莱德,相较于深圳与广州,北京和上海还各自拥有1家华尔道夫。凯悦系列的奢华酒店,北上广深各有1家柏悦,阿丽拉则只有上海拥有1家。

雅高系列的奢华酒店北京3家,分别是和平宾馆1家、索菲特1家、费尔蒙1家;上海有4家,其中和平大饭店1家、索菲特2家、悦榕庄1家;深圳有1家莱佛士,广州有1家索菲特。

目前,五大国际头部酒店集团落子北上广深的奢华酒店品牌数量分别定格在了15家、29家、7家、10家。

除此之外,北京的奢华酒店品牌还有悉昙、安缦、文华东方、半岛、瑰丽、璞瑄、四季;上海的奢华酒店品牌则还有安缦、J酒店、嘉佩乐、安麗、半岛、阿纳迪、宝嘉丽。而广州只有一家四季、一家瑰丽、一家文华东方、一家卓美亚,奢华酒店的数量的确需要迎头赶上。

广州酒店市场的三大困局

梳理广州酒店的发展脉络,除了奢华酒店数量“掉队”以外,广州近年来的酒店市场“声量”主要围绕着以下话题展开:

区域酒店发展失衡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经济重镇,其高端酒店市场长期呈现“珠江新城核心化”的区域性发展现象。奢华酒店高度集中于珠江新城及天河商圈,而其他新兴商务区以及相对较为偏僻的地区则面临品牌匮乏、项目推进迟缓的困境。

珠江新城自2000年起成为广州高端酒店的绝对聚集地。目前,该区域汇聚了四季酒店(珠江新城国际金融中心)、丽思卡尔顿酒店(富力中心)、柏悦酒店(富力盈凯广场)、康莱德酒店(天汇广场)、索菲特酒店(太古汇)等国际顶奢品牌,以及文华东方酒店等兼具商务与艺术调性的地标性酒店。这一密集布局源于城市CBD的早期规划逻辑——通过高端酒店提升区域商业价值,吸引跨国企业总部入驻。例如,四季酒店与丽思卡尔顿酒店均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地段,与广州塔、花城广场等地标形成联动,成为商务差旅与高端会展的首选住宿地。

相比之下,广州其他具备发展潜力的区域在奢华酒店布局上明显滞后。以黄埔区为例,尽管2025年规划引入丽世酒店并配套艺术中心与办公楼,但截至目前,该区域尚无已运营的国际奢华品牌酒店,且项目进度受制于资金与运营标准矛盾,存在延期风险。同样,琶洲西区虽定位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但其高端酒店配套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三七互娱集团计划在此建设五星级酒店,但项目需至2029年方能建成。而白云区,尽管依托白云站TOD规划了逸衡酒店(2025年开业),但其定位偏向健康生活方式品牌,与“奢华”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改变区域高端住宿空白的现状。

奢华酒店发展停滞

无论是国际品牌引入速度的滞后,还是已签约项目的推进乏力,近年来,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与商贸中心,其奢华酒店市场却呈现出发展动力不足的迹象。

与杭州、成都等城市相比,广州在高奢酒店品牌的引入上呈现落后趋势。例如,华尔道夫、宝格丽、瑞吉等国际顶奢品牌至今未进驻广州,而杭州已拥有安缦、瑰丽等品牌,成都也引入了华尔道夫和尼依格罗。尽管2025年广州计划引入悦榕庄、金普顿等新品牌,但实际落地进度缓慢。例如,原定于2025年开业的广州悦榕庄酒店目前仍处于筹备阶段,而东莞悦榕庄却率先成为广东省首家分号。

部分已签约的奢华酒店项目因多重问题陷入停滞或夭折。以西班牙巴塞罗酒店为例,2018年该品牌高调签约泉州项目,并计划在广州白水寨建设温泉度假旗舰店,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管理矛盾等原因,广州项目更名为“合汇温泉酒店”,泉州巴塞罗酒店更于2025年初宣告破产清算。

不仅如此,广州既有奢华酒店亦面临挑战。2024年初,广州W酒店因管理漏洞被停业整顿,暴露了国际品牌在本地运营中的水土不服。该酒店虽以年轻化设计吸引客群,却因登记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引发舆论危机,最终被迫暂停营业一个月。

奢华酒店“价格洼地”

广州的奢华酒店房价长期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同类城市,甚至与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相比也更为“实惠”,因此被称之为中国一线城市奢华酒店市场的“价格洼地”。

例如,广州文华东方酒店价格在3500-6600元区间,北京同品牌酒店则高达6600-9000元。即便是定位稍低的奢华品牌,如广州康莱德酒店(1300元起)与深圳康莱德酒店(2200元起),价差也超过40%。除此之外,广州瑰丽酒店平日价格在1700元左右,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平日价格在1300元左右,广州柏悦酒店平日价格在1400元左右,均低于同类一线城市。

这种价格差在节假日期间更为显著:2025年春节假期,广州柏悦酒店价格稳定在2300元左右,而杭州柏悦同期价格突破4000元。其酒店价格体系呈现出独特的广州现象,即同品牌同档次房型价格普遍比北上深低20%~40%不等,但提供着顶奢级的入住体验。

不仅如此,广州奢华酒店的日常促销力度亦远超其他城市。2024年11月,星河湾半岛酒店推出豪华城景房双床2晚连住套餐,折合单晚仅464元,较日历房直降58%,而同期上海同等级酒店促销价普遍在800元以上。中国大酒店2025年春节推出的“客房+双早+海鲜自助”套餐仅1150元,相当于北京同类型套餐价格的65%。携程数据显示,广州五星级酒店预订起价451元,比上海低32%,且常年保持10%以上的价格折扣率。

为何高奢酒店价格卖不上去?

由此可见,在北上广深“经济四极”的酒店较量中,广州酒店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增长疲软现象,酒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较为突出。但同样作为国内头部一线城市之一,为何广州的奢华酒店价格“掉队”明显呢?

头部品牌缺失削弱溢价能力

首先,从上述广州酒店市场的发展趋势可知,广州地区的奢华酒店数量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是不足的,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广州至今未引入华尔道夫、宝格丽、瑞吉等顶奢品牌,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高奢品牌矩阵存在断层,现有酒店缺乏提价动力。

以珠江新城为例,丽思卡尔顿、四季等老牌酒店因周边同质化竞争(5公里内聚集8家国际奢牌),被迫维持低价策略。而2025年计划开业的悦榕庄、金普顿等新品牌尚未形成价格冲击,进一步延续了市场低位运行态势。

会展经济稀释商务溢价

其次,广州的会展经济相较而言并不够发达,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会展城市排名依次为上海、成都、深圳、广州,广州跌落至第四名。且由于常态酒店入住率没有相关产业经济的强力推动,无法维持其非会展期间的酒店入住率。这也导致了广交会带来的周期性客流反而抑制了广州的常态房价,相关数据显示,珠江新城奢华酒店非会展期入住率仅55%~65%,远低于上海陆家嘴(70%~80%),迫使酒店通过降价维持客流。

例如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平日价格仅1000-1500元,较北京同品牌低30%,即便在广交会期间涨幅也控制在50%以内,而北京同类酒店会展期溢价普遍超过100%。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广州住宿市场客源过于单一,且过度依赖会展经济。奢华酒店由于本身的特殊属性应该自成城市的目的地与地标,但同时也需要城市本身的独特魅力为酒店加成。

高端品牌引入错失关键期

实际上,广州的酒店市场也曾经历过“高潮”连连的时刻,中国的首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就诞生于广州。而借此契机,广州的高端酒店市场以国内五星级酒店为主也曾经历过了风光时刻。只是由于部分广州的高端酒店引入时间较早,硬件老化和服务滞后的现象逐渐显露,消费者吐槽五星级酒店设施陈旧(如老式中央空调、无智能马桶),服务质量未达预期,导致“五星”标签失效。

同时,相较于很多一线城市的后起之秀,例如杭州、成都等城市,广州在引入华尔道夫、宝格丽等国际顶级奢华品牌上进度较为缓慢,这便导致其现有的奢华酒店市场布局竞争力不足,缺乏差异化优势,最终只能通过价格吸引客源。一早一晚、一前一后,都与高端酒店品牌引入“关键期”擦肩而过。

广州奢华酒店市场“长久之计”

实际上,奢华酒店并非定义一座城市酒店发展的唯一指标。但纵观世界主流城市,每一座繁华都市中心必匹配一座顶级奢华酒店,如同喜来登长城饭店之于北京,香格里拉之于香港。这些奢华酒店是城市地位晋升的徽章,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更是一个城市迈向国际化的形象与标签。

城市与奢华酒店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城市需要奢华酒店,奢华酒店也需要城市的“推手”。客观来讲,当下的广州酒店市场,高端本土酒店的地位是同类城市所无法撼动的,其引领着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发展,也具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与此同时,广州奢华酒店阵容的完善与进一步优化依旧在等待一个契机,再次塑造出酒店行业的下一个“传奇”。关于广州奢华酒店的“长久之计”,做到以下几点极为重要:

跳出“标准化奢华”的窠臼

广州奢华酒店需跳出“标准化奢华”的窠臼,将岭南文化精髓融入产品设计。以保利商旅旗下“郡雅”品牌实行焕新策略为例,原广州增城保利皇冠假日酒店于2025年3月更名为保利郡雅酒店,以“一城一郡,人间烟火”为理念,将新塘镇“牛仔之乡”的地域特色转化为服务亮点。例如,“御公馆中餐厅”推出荔枝主题菜品,呼应增城“荔枝之都”的美誉;“妙季锦囊”茶歇根据四季设计,春季以春韵健康茶饮为特色,冬季则以姜茶传递温暖,此类文化植入或许是品牌新生的关键一环。虽然保利郡雅酒店定位为五星级酒店,但其所实行的在地化焕新策略也正是奢华酒店跳出“标准化奢华”窠臼所需要做到的“随机应变”。

破解“单极集聚”困局

珠江新城的高奢酒店密度已接近饱和,而新兴区域如黄埔科学城、琶洲数字经济区却面临供给断层。科学城洲际酒店的定位降级即为例证,原规划为奢华酒店,因周边商务客流不足被迫调整为中端定位,未能兑现区域升级愿景。破解此局需要做到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结合,黄埔区规划中的丽世酒店(预计2026年开业)配套艺术中心与办公楼,尝试构建复合业态吸引高端客源;琶洲西区依托广交会资源,推动会展酒店群建设,但需加速落地以避免“规划滞后于需求”。此外,郊区文旅项目可借鉴东莞悦榕庄的成功经验,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度假目的地,分流核心区压力。

补全顶奢缺口与本土孵化并重

广州至今未引入华尔道夫、宝格丽等顶奢品牌,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现有品牌缺乏提价动力。对比杭州引入安缦、成都落地六善的经验,广州或许需要进一步优化招商政策,例如为顶奢品牌提供土地优惠或税收减免。同时,本土品牌孵化同样关键,岭南国际酒店集团通过收购北方经济型酒店品牌实现南北互补,并计划将“白天鹅”品牌升级为文化奢华标杆,融合沙面历史街区资源开发主题套房。此类策略既避免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又能以文化独特性占领细分市场。

综上,广州五星级酒店,一星只卖100元,或许只是舆论的一种噱头,但从“价格洼地”到“价值高地”的跃迁,广州奢华酒店市场的这场突围赛注定是“长久战”。曾经的广州酒店市场一度塑造了无数的业内传奇,而当下或许广州酒店市场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并抓紧时机调整步伐。相信未来,广州奢华酒店市场能以新“笔墨”续写关于广州的酒店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