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改革一周㉞|“辣味三问”的决心宣示

■互动
佛山改革这一周,你选谁做头条?(可多选) 1、南方观察|市委书记“辣味三问”背后的佛山总动员 2、工业大市佛山,为何开始强调城市美学? 3、总营收首破千亿元,佛山医药健康产业版图迅猛扩张 4、南海大地艺术节,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5、顺德深化“五医”融合,释放医改乘数效应 6、自建房变美,顺德经验获全省推广 7、高见|连发七文背后的高明人才战略 提交
01
南方观察|市委书记“辣味三问”背后的佛山总动员
4月18日,佛山市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会,视频形式开到了五区。
现场,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连发三问:
在现在发展中利益矛盾尖锐复杂的情况下,还能不能一往无前干事业?
现在家里的坛坛罐罐越来越多,是否还敢二次创业、重新出发?
当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是否还能拿出血性、拼尽全力?
这3个带有“辣味”又“直击灵魂”的问题,触动并“刺激”会场不少人。他还说,每一名干部都要问一问自己。>>

佛山城市鸟瞰。
02
工业大市佛山,为何开始强调城市美学?
这个春天,木棉花、宫粉紫荆与黄花风铃木在佛山的街头巷尾绚烂绽放。1400多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公园里,人们运动、露营、放空。老街区、乡村里开起不少网红咖啡馆与新派餐饮店,年轻人扎堆打卡,叹啡饮茶。
佛山,这座以工业闻名全国的城市,正在美学引领下迸发新的火花。

亚艺公园一角,春花灿烂。 佛山市城管局供图
03
总营收首破千亿元,佛山医药健康产业版图迅猛扩张
近日,佛山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季华实验室举行。大会公布了佛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最新成绩单,并发布了佛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地图。政府、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界代表约140人出席活动。
近年来,佛山逐步构建起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生物医药等多门类、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据悉,2024年,佛山全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6%,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4月14日下午,佛山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季华实验室举行。邱日华 摄
04
南海大地艺术节,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改革深透视
“深入人心。”说起南海大地艺术节给南海带来的变化,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瀚和文化副总经理何海洋最为自豪的是,是本地村民们对艺术节从疑虑旁观变成了热情参与,“这是对艺术节本身最大的认可。”
大地艺术节是世界级艺术IP,起源于日本,被誉为“没有屋顶的美术馆”。自2022年起连续举办两届的南海大地艺术节,由南海区政府主办,是国内首个集在地性、全域性、高品质、国际化于一体的地域型艺术节,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推动全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吸引投资额连续三年增长。

“宅生记”是一个不被限定且在自由浮动中生成的系列独立项目,邀请了42位中外艺术家参与,位于烟南村华侨何晃钊旧居内。廖明璨 摄
05
顺德深化“五医”融合,释放医改乘数效应丨改革深透视
清晨的大良西山小学校园里,五年级学生正通过动画学习脊柱健康知识;操场上的“健康小卫士”们则在医生指导下演练急救技能——这是顺德医校融合的生动场景。
医校融合的突破,在于打破医疗机构的传统职能边界。西山小学的校医室经改造,升级为配备智能体检设备、心理沙盘等设施的“健康驿站”,大良健康共同体医生每周驻点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监测等“一站式”服务。

西山小学校医室内,大良健康共同体的驻点医生为在校师生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监测等。
06
自建房变美,顺德经验获全省推广丨改革深透视
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万栋自建房星罗棋布,色彩搭配随心所欲,建筑元素风格迥异,犹如一盘散落的拼图。每年超5000栋的改建新建量,却由于设计粗放、管理缺位、风格杂乱,导致“有新房无新貌”“不城不乡”等难题。
家,是最美的归宿。但在顺德的发展长河中,自建房一度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黯淡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落差之间。
顺德直面这一难题,在全省率先开展自建房提升专项行动。

杏坛新联村试点打造“水乡范、田园味、烟火气”的顺德民居。廖明璨 摄
07
高见|连发七文背后的高明人才战略
在湾区西岸的春潮中,佛山市高明区正以“人才强磁”战略破解发展密码。
人才就是未来,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各地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省、市深入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高明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刀刃向内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干部人才工作变革,在人才竞争的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
近日,高明区干部人才工作大会召开。大会系统谋划的7份文件,搭建了高明干部人才队伍体系的“四梁八柱”,也释放了高明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高明以一套组合拳式的体制机制创新重构人才生态,点燃人才引擎。戴嘉信 摄
撰文:刘明
【作者】 刘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