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手术康复一体化”模式助力骨折老人重获行走能力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父亲的精心治疗,让他有重新行走的希望!”高龄、阿尔茨海默病、股骨颈骨折,基础慢性疾病多……诸多不利因素让长沙83岁的刘德清嗲嗲(化名)的骨折康复之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多学科团队的精心筹备与紧密协作下,刘嗲嗲顺利通过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恢复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康复出院,让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预康复-手术-术后康复”一体化,助力高龄老人重获行走希望
老年人最怕摔倒,甚至有的老人因此一病不起。而家住长沙望城区83岁的刘德清嗲嗲就经历了这一遭:没想到仅仅是从座椅上摔倒在地,就造成了自己右股骨颈骨折,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刘嗲嗲本身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了解到手术风险较高后,家属选择了放弃手术,转入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骨关节康复科,准备进行保守治疗。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康复团队讨论判断:以刘嗲嗲的骨折严重程度来看,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卧床期间特别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手术虽然有风险,但由医院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龚辉操刀,手术很大概率能成功,术后及时介入康复,患者可以恢复行走功能,生活也可基本自理,家属照护负担也会减轻,个人和家庭获益更大。在多次与刘嗲嗲的家属沟通后,家属决定接受积极手术治疗。
为全力保障手术顺利开展,骨关节康复科团队组织了老年康复、重症康复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会诊,制定了“预康复-手术-术后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
术前,康复团队特对刘嗲嗲开展了气压治疗、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等“预康复”项目,以改善其心肺功能,增强他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数日后,骨关节康复团队为刘嗲嗲实行了腰硬联合麻醉下右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取得了成功。术后,康复团队又及时为刘嗲嗲展开术后康复训练。
经过两周康复介入,刘嗲嗲顺利从卧床到坐起,并最终能在搀扶下行走,生活实现了基本自理。从躺着入院到走着出院,刘嗲嗲仅用时19天。
老年人骨折,快速康复有“诀窍”
对于多数人而言,骨折了,要做手术。但如果骨折的是高龄老人,这个问题却会变得复杂。
“不少年纪大的骨折患者会担心手术风险,尤其是高龄又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是否接受手术治疗的问题上会更犹豫。其实,不管面对哪种患者,医生都会进行精准评估,确认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综合判断手术的必要性。”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主任医师龚辉表示,通常医生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是因为手术治疗比不做治疗带来的益处更大。
当然,高龄患者和家属担忧的手术风险、疼痛等也是客观存在的。为将高龄患者手术风险降至更低,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骨关节康复团队通常会在对患者情况进行精准评估后,采取“术前预康复、术中微创有效内固定、术后快速康复”的治疗方案。
“术前预康复的目标是提高手术患者体能、改善机体生理与功能储备等,术后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的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两者相结合,可以让老年人术后恢复又快又好。”
龚辉也提醒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和家属,骨折后如果没有采取正确及时的治疗,老人就只能长期卧床,而一旦卧床不能起,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能就找上来了,而这些并发症的危害比骨伤本身更可怕。“无论是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希望老人和家属都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讯员郭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