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08新线高速20座隧道全部开建
京西房山,巍巍群山之间,汩汩河水之上,一条“巨龙”正穿山越水,势如破竹,将天堑变坦途。作为一条高等级“生命通道”,108新线高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线设41座桥梁、20处隧道、9座互通立交,桥隧比高达88%。目前,工程已实现30座桥、20座隧道、9座立交开工建设。

“钻山”用上一批先进“武器”
沿着一条新修的盘山便道,驾车缓行,来到一处平台后,眼前山体赫然出现两个洞口。此时洞内机械轰鸣,红色光带映衬着蓝色“钻山”台车,十分酷炫。这里,就是正在建设的108新线高速黑龙关1号隧道,距离高速东起点约18公里。从施工平台眺望,可以看见脚下的老108国道和其副线,还有汩汩流淌的大石河。
这条隧道位于陈家台村,全长2.6公里,分为左右两个洞,未来承载双方向四车道的车流。“正在工作的二衬台车,可以理解为给隧道做钢筋混凝土外壳。”中铁十四局现场项目经理黄国威告诉记者,打洞穿山将用上一批先进“武器”,比如有两条“胳膊”的开挖台车,可以极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安全性;防水板自动铺挂台架,像“擀面杖”一样,自动将防水层滚动到平整。
在这座有些荒凉的山头附近,还能看到不远处废弃的石灰窑。“我们这个工区,曾经是房山矿区,虽然施工前完成了勘探、预报,但隧道开挖犹如‘隔皮摸瓜’,还是要时刻防范不良地质风险。”黄国威介绍,开挖过程中,会通过“超前探孔”技术,探查前方三五十米范围内有无风险。

两山之间“悬拼”最高桥梁
108新线高速公路,全长约60公里,呈东西走向,从G5京昆高速出发,一路向西直达与河北交界。该项目地处西部山区,地形陡峭、地质条件复杂,全线设置41座桥梁、20处隧道、9座互通立交,桥隧比达到88%。如今,全线20处隧道已经全部动工,桥梁有30座实现了开工。
遇水架桥,飞跨崇山峻岭,也意味着这条高速的超高建设难度。
“108新线高速的蒲洼大桥,将成为北京在建的最高桥梁。”首发建设公司108新线高速项目管理处工程管理部部长方睿介绍,这座大桥桥墩高达96米、桥高达150米,将在两座大山之间,从高空跨过马鞍沟。建设者要先在山体打下两个桥墩,再从两端向中间“悬拼”桥面,最终实现“牵手”。如今,这座大桥正在进行下部结构施工。
无论是穿越山腹,还是飞跨河流,想要到达施工点位,都并非易事。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108新线高速建设沿途,都能看见建设者修建起的一条条盘山便道,以及正在穿梭往来,挥动“巨臂”的大型设备。“仅我们7标段,就有600余名建设者加紧作业,现场配备的旋挖钻机、双臂凿岩台车等143台大型设备昼夜不停。”黄国威介绍。

9座互通立交便利沿线出行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前,北京西部山区没有高速,普通公路基本是沿着地形铺设,起起伏伏,因此在暴雨来临时较易受损。这条新建高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要将道路高高“抬起”,避免暴雨冲毁道路。
记者了解到,108新线高速9次跨越大石河、4次跨越铁路、2次跨越南水北调干线。为了提高防洪能力,项目全线按照可以抵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此外,该项目穿越石花洞国家风景名胜区、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十渡国家地质公园、蒲洼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保要求也很高。
从线路设置来看,108新线高速也十分注重与沿线每个镇的通联,设置了河北镇立交、佛子庄立交、霞云岭立交等9座互通立交。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子庄互通立交处,设有全线唯一一处高速服务区,这处2.2万平方米的服务区,不仅具有停车、加油等日常服务内容,还可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作为应急指挥部。为了提高应急保障安全性,建设中特意将此处服务区路基填高,比108国道足足高了32米。
108新线高速公路,作为北京西部山区“三横三纵”路网骨干,兼顾“平急两用”,建成后将有效提高西部山区的抗灾能力与路网韧性,对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提升首都地区防汛抗洪能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宏阳,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