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对等关税影响电话会

时间:2025-04-03 21:50:00

来源:市场资讯

一、美国对等关税影响的理论测算方法

自有品牌测算方法示例:对于中国自有品牌出口到美国的公司,若产品在美国终端售价为100元,征税税基可按100元的30%计算(因按到岸价征税,包含成本、运费保险等),若四季度出口额为11亿,预计可能有3亿多的部分被征收关税,再乘以当时的关税税率(如45%),可得出影响金额(如1亿多)。在具体测算时,可按照收入乘以30%,再乘以新增关税税率来计算受影响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国和越南自有品牌,且不考虑提价等应对措施的情况。

代工企业测算方法:代工企业把货卖给美国客户,征税主体是美国公司,其产品定价为成本加成模式,下游客户会给稳定利润空间。若代工企业在客户中份额高、溢价能力强,关税主要由下游客户承担。对于中国加关税情况,下游客户更希望代工企业转移产能到低关税国家,而非让代工企业承担关税。若代工企业配合转移产能,如德昌股份(越南和泰国)、新宝股份(印尼),则暂时未承受加关税损失。但如果不配合下游客户转移产能,可能被取消订单或承担部分关税。

二、关税执行层面的不确定性

税率相关的不确定性:美国新关税的准确理解不明确,新税率是新增还是总计,是包含所有行业还是各行业细分或需谈判都未确定,存在较大变数。美国可能是新增后再谈判,所以大概率实施的关税还需要各国间沟通,像越南、印度、日本等国与美国沟通积极。

纳税主体与承担方的不确定性:代工企业进口关税纳税主体是客户进口商,但制造商面临溢价压力。在纺服行业,供应商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大部分高税率由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承担。从执行层面看,关税是全面执行还是分行业执行不确定,加关税国家与美国的谈判结果未知,加征的关税可能只是谈判筹码,最终执行税率可能变化,所以执行层面需要观察。

三、需求端受关税影响的分析

需求端受影响的逻辑:美国对很多产品有需求且本土无产能需进口,加征关税可能使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上涨,进而造成美国通胀和购买力下降,最终影响需求。这种需求端的影响目前还需要观察,因为如果价格大幅上涨带来较大通胀,确实会对需求端造成一定影响。

四、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措施

提前备货:很多自有品牌出口到美国的公司采取提前备货措施,如华宝新能备货已到年终,上半年不会受加关税影响;TCL电子也提到提前备货,这是应对关税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

借道第三国出口:可以借道第三国再出口到美国,例如TCL电子将越南生产的货品先运到墨西哥再到美国,华宝新能有货品从中国运到墨西哥再以小件包裹形式出口到美国,这样可减少关税影响,墨西哥和加拿大是较好的借道选择。

提价策略分析:能否提价取决于行业竞争情况和美国本土是否有替代产品或产能。若行业竞争激烈,提价困难;若美国消费者找不到替代产品,且产业链集中在中国或东南亚,出口货品有提价能力。代工企业也类似,若美国客户在全球多地有代工厂,低出口关税地区的供应商可能被加大产能,而高关税地区的工厂议价能力低,低关税地区工厂可适当提价减少关税影响。

全球化布局:由于不同国家关税税率有差异,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埃及、南美的巴西等国制造能力不错且关税税率低,全球化产能布局可分散风险,根据各地关税高低调整产能。很多出口型公司提到会进行全球化产能布局,甚至考虑在美国本土建厂,这是应对关税影响的较好措施。

五、家电企业受关税影响

九号公司:九号公司美国地区24年整体营收约10亿,滑板车业务7 - 8亿,全民营车业务3亿左右。滑板车在中国和越南有产能,全自行车在中国生产,全自行车业务利润低(去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仅2000万左右),即使受关税影响减少销售或放弃业务,对整体利润影响小;滑板车业务对美出口经营利润5000 - 6000万,虽有影响但不大;九号公司核心业务电动两轮车在国内,割草机器人主要在欧洲销售,美国销售几乎没有,所以九号公司是出口公司里受影响最小的,几乎可忽略不计。

石头科技:石头科技对美收入占比在15 - 20%之间,去年四季度已有1亿多的影响,不过在北美市场仍能赚钱,预计24年四季度净利率在10%左右,而其他同类品牌如i robot巨亏,科沃斯、追觅等在北美市场不赚钱。若加关税且大家不提价,其他品牌可能亏损更多,可能倒逼退出美国市场,石头科技会提升份额,但更大可能是大家都会适当提价,这样对石头科技影响不大。石头科技产能分布在中国和越南,公司也在考察美国市场,未来可能在美国设厂,短期有影响,中长期影响不大。

TCL电子:TCL电子对美出口收入占比20%左右,它是全球产能布局比较完善的企业,可灵活应对调整。例如在墨西哥有300万台左右产能,可供给美国,也可调整越南到墨西哥再到美国的出口方式,还可通过其他地区产能转移来减少关税影响。同时TCL电子认为行业会普遍调价,通过提价也能减少影响。

华宝新能:华宝新能收入的58%出口到美国,已提前准备货物到美国,至少到年终不受影响。除提前备货外,还可先出口到墨西哥再以小件包裹形式到美国减少关税影响,并且公司正在积极寻找海外代工厂,未来会分散产能布局。

德昌股份:德昌股份40%左右的收入出口到美国,比较配合下游客户向海外转移产能,除越南外,今年泰国工厂会释放产能,目前未受加关税影响,未来影响也不大。与其他小家电代工企业相比,很多未向海外转移产能的企业受影响更大,德昌和新宝这类听话的代工厂,下游客户比较友好,不会让它们承担关税为主。

新宝股份:新宝股份对美出口占比30%左右,逻辑与德昌股份一样,目前受加关税影响较小,因为客户没得选,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转移产能的代工厂,下游客户不会让其承担关税,而不配合的代工厂会被取消订单或要求降价承担关税。

安克创新:安克创新接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美国市场,在充电品类上是中高端品牌定位,过去几年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提价,品牌溢价能力强,过去未受加关税影响。未来需要观察能否通过产品结构升级继续减少关税影响。

海尔智家与海信视像:海尔智家美国收入占比30%左右,海信家电对美出口占比预计10%左右,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都有墨西哥产能,墨西哥关税相对不高,这两家公司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益,因为竞争对手若产能在越南或高关税国家,会削弱竞争力。

美的:美的以代工为主,产能分布全球各地,对美出口占比8 - 10%左右,受关税影响比较小。

六、纺服企业受关税影响

不同国家受影响程度:美国对纺织服装加征关税,影响程度从深到浅顺序为中国大于越南大于孟加拉大于印尼和中国台湾。中国从之前的20%再加34%,若与18年关税不叠加最终可能是54%,若叠加可能达到70 - 80%左右;以针织类男装编码看,孟加拉、柬埔寨、印尼之前关税水平相同(15.9%),此次分别加到37%、49%、32%,印尼多加的关税相对较少,越南针织类男装成衣从9.8%的关税提到46%,提升36%,美国对越加关税超预期,变相提升了印尼产能的地位,后续可筛选印尼有产能布局的受益标的。

对代工厂毛利率影响:18 - 19年纺服加关税时,头部代工公司毛利率基本未受影响,因为以前关税由品牌承担且提升幅度不大。但此次高关税下,如果品牌将大部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为服饰类产品价格敏感,品牌方可能与制造商讨论成本问题。从行业角度看,按行业平均成本加价,目前有很多中小规模代工厂净利率相对较低,中长期来看,净利率相对较高的大厂如华丽集团、申洲国际竞争格局更利好。以越南为例,假设出厂价50美金,46%的关税是23美金,若分摊10%(2.3美金)给代工厂,而越南代工厂平均毛利率15 - 20%,原本50美金时毛利约7.5美金,分摊后毛利率会压缩到0,若分摊更高比例,很多中小规模代工厂会亏损,这将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洗牌。

受益企业类型:一是对美直接出口占比少的企业受益,如纺织服饰中相对上游的辅料纱线等原材料企业,像卫星这类直接出口到美国占比基本为0的企业,还有下游客户全球化布局中美国客户占比相对较少的企业,如开润股份,其服装业务对美国收入占比仅5%,受影响较少;二是印尼产能占比大的企业相对受益,如开润股份箱包在印尼产能占比70%,服装运营产能占比接近80%,可覆盖对美出口敞口,风险基本没有,裕元集团印尼产能占比49%,华丽集团去年上半年在印尼开新厂,今年下半年到26年印尼至少有4个新工厂且产能可观,这些企业相对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此外,全球化布局的代工厂也受益,布局点越多越便于企业内部订单转移,更好与下游客户谈订单拿份额。

七、轻工企业受关税影响

品牌企业应对策略:在轻工行业品牌方面,优选有产品品牌优势的企业,如泡泡玛特、春风动力、浩洋股份、智欧科技等。这些企业之前受加关税影响时,主要将多出来的关税成本向消费者转移。例如春风动力的美国市场全地形车产品,加征关税后与竞品的价差虽缩小但仍有价格优势,且产品质量在迭代后保持或超过原有水平;致欧科技在关税加征前就提出转移和分散产能、加快高价值产品推新两条应对策略,25年一季度新品占比预计从20%提升到40%,加征关税后预计会进一步加快高价格产品推新节奏;泡泡玛特美国地区毛利率约80%,出口产品价值量不高且供不应求,所以受影响不大。综合来看,品牌端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受关税冲击相对较小,有较多应对路径。

制造企业应对策略:轻工出口链的制造公司方面,之前企业多往东南亚转移产能,如今加征关税落地后,匠心家居、乐歌股份、嘉艺股份等企业可能向上下游供应商转移关税加征的影响。从制造端可选择中国制造占优势的行业,如保温杯制造和电子烟制造,这两个行业中国制造的出口在美国销量达90%以上且加价费率较高,在供求关系限制下,国内代工厂议价能力大,制造端回流美国可能性低,转嫁关税压力相对较快。例如嘉艺股份,美国对中国保温杯加征20%关税,嘉艺只承担5%,其他由品牌承担,且公司越南生产的非美国地区订单占比较高,深度绑定的客户全球业务快速拓展,北美地区占比预计后续会提升,同时公司也提到关税政策细则尚未出台,需关注政策变化。

纯内销企业情况:轻工纯内置的公司受此次关税加征的利空因素较少,如受益于国补的家居、电动两轮车以及百亚登刊等公司。

Q&A

Q1: 中国对哪些行业或出口企业会有补贴?

A1: 目前从各企业反应来看,有企业已发公告提价,尚未看到要求企业不要降价以及对哪些行业或出口企业有补贴的情况。对于给美国客户供货的代工或制造型企业,如果不配合下游客户进行全球化产能布局,可能面临降价要求;而像新宝股份、德昌股份、开润股份等能配合下游客户向海外转移产能的企业,预计不会被要求降价。

Q2: 考虑到对越南等的高关税,是否可以预期短期内海外产能转移的步伐会放缓?

A2: 关于短期内海外产能转移的步伐是否会放缓需要分两类客户来看。对于自有品牌出海这一块,尤其是高毛利、美国市场占比高的公司,如石头科技这种毛利率70%以上的公司,可能会加快在美国设厂或者到低关税国家找代工厂,而中国向越南转移产能的步伐会放缓。很多品牌企业之前没有自建海外产能而是找代工厂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关税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找代工厂的方式能快速到低关税国家转移产能,但中国向越南转移产能肯定会放缓。

Q3: 这一次对加墨两国的关税相对较低,这两个地方是否会成为未来海外市场开拓以及产能转移重点国家?

A3: 比较认可加墨两国会成为未来海外市场开拓以及产能转移重点国家。例如海信视像和海尔都有墨西哥的工厂,之前越南未加高关税时,它们有计划加大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但越南加关税后,就可以继续扩大墨西哥的产能。这波加关税对中国和越南影响最大,像墨西哥、埃及、巴西这些低关税国家会变相受益。如果企业产能在像印尼、墨西哥、埃及这些关税洼地国家,反而有利于提高份额。

(转自:纪要研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