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联动”聚合力 遂宁大英焕新社区“新肌理”
盐井街道花园街社区地处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城中心城区,是大英县最大城市社区之一。近年来,该社区坚持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内涵,广泛凝聚各方资源力量,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需求导向、项目运作、专业承接、五社联动”的工作格局,趟出了一条“五社联动”助推“三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该社区也先后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型试点社区等荣誉称号。
场景联造 阵地功能不断完善
走进花园街社区内的花样邻里馆,但见窗明几净、桌凳摆放有序,在培训室内,志愿者老师正面向周末放假的孩子们,开展课外活动。
“自从花样邻里馆投用后,我们就习惯周末将孩子带到这里来。”花园街社区居民李成亮说,孩子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生活技能和课外知识,而且有专门的照看,作为家长特别放心。
“为了盘活这1200平方米的空间,我们聚焦社区活动阵地‘功能分化’现状,打造起‘五社联动综合体’—花样邻里馆。”花园街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利用阵地换资源的方式运营,引进10来家社会组织在花样邻里馆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目前,花样邻里馆集社区共治场景、社会组织孵化、志愿者队伍培育、社工服务站、儿童托管、直播带货、职教培训等20余项功能于一体,让公共服务像商业综合体一样集聚,满足全年龄段人群需求。
记者了解到,花园街社区还将辖区原有闲置地块进行便民、亲民化空间改造,串点成线,形成“一体一街两中心”15分钟社区党群生活圈,居民不出社区即能享受集学习教育、儿童托管、养老护理、文艺娱乐、身心栖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该社区依托打造起的各类场景,累计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培训近20次,链接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在辖区内开展活动28场次、覆盖71个小区,受益群众1万余人。
队伍联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日前,花园街社区部分居民找到社区居委会反映,辖区内寸塘口河沿岸的垃圾较多,环境比较脏乱差,亟需治理。
“接到情况反映后,我们一时间将该问题纳入年度A级需求,专题研究解决办法。”花园街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建立长效机制,他们当即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成立的大妈护河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沿岸巡逻、守水护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
“经过整治,河岸的垃圾被清理干净了,护河志愿服务队定期巡河也保证了河岸的整洁。”花园街社区居民刘宇表示,现在,每天晚上饭后,都喜欢到寸塘口河沿岸散步逛逛。
记者了解到,大妈护河志愿服务队的效果立竿见影,这一工作模式,也获得四川省水利厅认可。
“我们社区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现有小区71个,常住人口21697人。为了服务好辖区居民,我们建立了社区居民‘培训、关爱、服务、解纷’四大类需求名目,细化40余项服务项目,并按照A、B、C、D级分类与之匹配服务资源,并根据社区服务项目名录,积极引进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做到需求与供给两平衡、服务供给不掉队。”花园街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他们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抓手,将辖区优质力量引进来,组建“朝花·共识”共建队伍,形成以社区干部队伍为主心骨,社会慈善组织、无职党员、社会志愿者、热心爱心人士为辅助的基层治理“朋友圈”。
据统计,截至目前,花园街社区已引进社会组织24家,孵化培育社区自治组织8个,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0支,志愿者达3275名,开展群众联谊活动60余场,让居民群众在社区有“家”更有“为”。
项目联动 社区品质提档升级
“晚饭抓紧吃,晚上要放‘坝坝电影’。”近日,在花园街社区的活动广场上,花园街社区为辖区居民播放了一场‘坝坝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当天晚上8时,电影准时放映。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广场的台阶上坐满了居民,更有居民自带小板凳就坐前排。
“我还是小时候看过‘坝坝电影’,那个时候在农村,一到晚上放‘坝坝电影’,全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特别闹热。”花园街社区居民李国祥说,花园街社区特别有人情味,大家邻里之间坐在一起看“坝坝电影”,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增进了彼此感情。
“我们社区单位退休干部职工较多,该群体对红色文艺需求强烈。”花园街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了解到居民诉求后,赓即打造“红色坝坝影院”,定期播放红色电影。截至目前,共播放50余场次,观影群众达3000余人次。
记者了解到,花园街社区聚焦服务项目“匹配不准”现状,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深度挖掘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开展“清单化”日常服务和“订单化”专项服务;同时,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四个万家”“今天我是书记”等制度机制,策划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项目和急难愁盼事项;此外,对“五社”进行关联性培育和发展,策划整合资金渠道和项目资源,充分激发“五社联动”的内部驱动力和衍生活力。(唐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