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室墙壁布置这样做,减负又有用
开学季,看着幼儿园老师们没日没夜的做环创,装饰幼儿园墙面,想方设法的把幼儿园墙面填的满满当当。就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面都会说话”。
于是幼儿园争相将自己的学校打造成“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文化校园,乃至楼梯、管道、地面、消火栓等也都纷纷在说话。但大多数幼儿园墙面的环创做出来除了装饰作用和徒增老师的痛苦,很可能根本没什么用。

那墙面创设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让老师减负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今天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几种既可以让老师“偷懒”又可以让墙面“活起来”的墙面环创方式。
游戏互动墙
在自主游戏理念背景下,孩子的游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材料和固定的空间,墙面也可以成为孩子可操作、可探索的游戏空间。把墙面变成孩子的游戏操作墙,拓展了孩子的游戏空间,丰富了孩子的游戏体验。

谁说打地鼠游戏只能在地上玩呢?利用巧智绘多媒体交互投影设备,让孩子用手或各种道具拍打投影画面,就能让现实空间变成一个充满乐趣的虚拟互动界面。互动体验墙面游戏主题目前有16种,包含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内容,后续还可以根据需求更新游戏主题。。满足孩子在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里感受全新的游戏化教育、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


谁说乐高只能在桌上搭建呢?把墙面变成乐高墙,不仅孩子想怎么拼就怎么拼,作品形态更为多样化,还更利于作品保存。还可以利用巧智绘的大颗粒编程积木,在原本静态的大颗粒积木造型种融入电机、彩灯、扬声器、传感器等功能各异的电子模块,结合一套编程卡片,为小朋友们搭建的积木造型赋予生命。

体能锻炼墙
《指南》和《纲要》中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幼儿每日生活中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其中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但是在南方多阴雨天,或者冬天遇到恶劣天气时,很难带孩子们去户外进行体育锻炼。

所以我们就要利用好幼儿园的墙面空间,例如打造一面声光电结合的儿童攀岩墙。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与室外锻炼有效互补,在室内也能轻松锻炼体能。巧智绘这样的攀岩墙结合了多媒体技术,提升了游戏趣味性和空间价值。并且还可以进行多人互动游戏,增强儿童团队协作意识,在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儿童攀岩墙可以增加孩子身体的柔软度和协调感。除了锻炼肌肉力量外,手攀脚蹬的循环训练动作让全身的运动器官特别是脑部的平衡能力得到快速的发育,利用儿童攀岩进行儿童肌肉发展、眼睛、身体协调矫正。

材料存放墙
在去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的“空间设施”板块里也提到:“要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合理利用空间”,其中就包括老师最容易忽视的隐藏空间:墙面。
当你觉得教室太小放不下那么多材料时,就要考虑有没有好好利用墙面这个材料存放空间了。巧智绘就曾根据幼儿园生活坊的空间动线,利用洞洞板拓宽了生活坊材料存放空间。

洞洞板上的背景板可以和挂钩、“火柴棍 ”、 层板等等物件来搭配组合,并且可以根据幼儿园空间特点及需求进行物件的排布与收纳。一整面墙的洞洞板,它的收纳能力不亚于一个柜体,再结合板上可以与挂钩、“火柴棍 ”、 层板,储物篮等等方式收纳,既可以悬挂也可以摆放,收纳的位置也可以灵活布置和调整,有充足的收纳空间。

幼儿园墙面如果做的好,不仅老师轻松,还能拓展幼儿园的游戏空间。所以老师在进行墙面创设时,一定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孩子的游戏类型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墙面真正的“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