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背靠“顶流朋友圈”,上汽要打“三套拳”

时间:2025-04-11 17:22:00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4月10日,“2025上汽之夜”在上海举行。

在此次活动上,上汽集团与行业“顶流”合作伙伴组建的“朋友圈”成为全场最大的看点:通用汽车中国总裁何思文、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地平线CEO余凯、Momenta CEO曹旭东、火山引擎汽车行业总经理杨立伟、OPPO智行总经理章欣、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汤恩等整车、零部件、互联网科技跨界企业的代表均在会上亮相,为上汽集团站台。

上汽集团与“顶流”合作伙伴 上汽集团

在业内颇为重视的技术突破方面,与会的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总裁贾健旭透露,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上汽集团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也将落地;而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也预计于2027年前首发。

对于外界极为关注的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此次上汽之夜活动并未透露太多信息。但贾健旭在会上明确表示,上汽集团与华为此前签署的合作为智选车即鸿蒙智行模式。与会的汪严旻也称,华为能和上汽共同创造一系列受广大用户喜欢、并愿意体验的品牌和产品。

由内而破,向新而生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新生。”贾健旭在会上表明了上汽自我变革的决心。面对行业内外“上汽老矣,焉能饭否?”的质疑,贾健旭答曰:“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他表示,上汽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百年车企,不仅要懂车,更要懂消费者。

在活动中,“平权”是上汽方面反复提及的关键词。王晓秋表示,平权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但真正的平权不应止步于功能普惠,而是要以“人-车-生活”为支点,驱动用户出行的全面进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料,而是关于出行本质的价值重构。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 上汽集团

贾健旭则表示,安全是平权的底线,上汽要实现最高标准的安全智能。为此,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并以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跨系统的、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

而在业内关心的智能化方面,贾健旭表示上汽将支持智能驾驶技术多元化,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智驾选择。上汽与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将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

此外,上汽还将围绕手机打造个性化的智能座舱。其中,上汽的银河全栈座舱3.0将全面对接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覆盖超过90%的市场手机品牌。同时,上汽还与AI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在智能座舱中引入AI大模型,能实现路线出行规划、问答解惑等基础运用场景和更多进阶应用场景。

在个性化汽车的外观塑造方面,上汽即将展示全新设计语言。4月18日,上汽将在世博创意秀场举办智己汽车发布会;4月23日揭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原布加迪威龙缔造者约瑟夫·卡班也将携两款新作亮相。在他的带领下,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上汽将陆续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包括大型SUV、越野车、轿跑和皮卡。

在“肉搏战”中打出新天地

贾健旭还表示,面对行业竞争,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准发力点,从而“汇聚力量、一拳打穿”。据贾健旭所言,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上汽已练就“内家拳、外家拳和组合拳”,准备在这场“肉搏战”中打出一片新天地。

所谓“内家拳”,指内部业务整合。贾健旭表示,上汽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同时,上汽还组建成立了上汽商用车,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商用车发展战略。

而在技术创新领域,近期上汽也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整合,以打造线控底盘技术;在产业链建设领域,上汽享道出行在全国核心城市已形成规模化运营;此外还设立数十亿规模的国产化芯片基金,牵头参与多个国家级、市级芯片项目。贾健旭称,至2024年底,上汽芯片国产化率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 上汽集团

所谓“外家拳”,指上汽将继续深化与合资伙伴的合作。贾健旭表示,几十年来,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基础,上汽不仅要继续巩固这些优势,还要推动合资合作进入技术共创的2.0时代。未来,上汽的全球合作伙伴也将采用上汽最新的电子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

另一方面,上汽也在拓展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Momenta、OPPO、火山引擎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拥有全新体验的新款车型。

所谓“组合拳”,即上汽此前发布的GloCal(全球+本土)战略。贾健旭表示,上汽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持续输出“中国智造”。上汽把全球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推出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要求,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把“中国上汽车”开遍全球每个角落,让中国汽车标准成为全球汽车标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