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古代君王为何常常自称“朕”?你把“朕”拆开来看看呢?

时间:2023-04-11 20:57:20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对于称谓是十分讲究的,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身份、辈分、职位等等来对彼此进行称呼。

比如读书人会自谦说:小生、晚生、不才、晚学等等。女子则自称:小女子、奴家、民女等等。而当官的人则会自称下官、末官、臣等等。

而皇帝在古代可是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是独一份,甚至百姓还需要避其名讳。那自然皇帝的自称,就要同其他人所区别开来,于是就得到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几种自称——孤、寡人、朕等等。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皇帝,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他本身是穷苦百姓出身,即使后面成为了皇帝,也没有忘记过民生的艰苦。因此他从不使用“寡人”或是“朕”的称呼,而是自称“”,这也算是皇帝中的头一份了。

皇帝自称“孤”,其实比较好理解,皇帝坐在了天下最顶峰的位置,所谓高处不胜寒,在这个位置上,皇帝是没有朋友亲人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为了国家百姓,因此哪怕是对于手足兄弟、忠臣名将,他们也要尽力提防。

而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都始终保持着多疑的态度,不轻信他人,很多为了江山,甚至会将自己怀疑之人,全部杀光,这可不就成为了孤家寡人了吗?

不过“孤”虽然表示皇帝只身一人,但同时也是代表了皇帝权利的至高无上,提醒所有人,只有我才是最尊贵的,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

寡人

虽然我们说是“孤家寡人”,但在古代,“寡人”与“寡人”的意思是不同的,当时的寡人是指“寡德之人”,意思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这实际上是君王对自己的一种自谦的说法。

以此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的道德修养还不足够,作为君王,需要以德服人。

不过在先秦时期,寡人也不止是君王在使用,很多士大夫、诸侯王甚至女子,也用过寡人的称呼。一直到了唐朝,“寡人”才成为了皇帝一个人的自称。

说到“朕”,就不得不提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这样的君王与之前的君王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他统一六国之前,很多国家都自称为王,但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绩,哪里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于是便从三皇五帝之中取字,让人称他为“皇帝”,嬴政又想自己这些功绩可谓是第一人,便又在前面加了一个“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始皇帝”。

“朕”,这个字一开始也和寡人一样,并不是皇帝的自称,一开始“朕”这个字人人都可以用,平民百姓也一样自称“朕”,而秦始皇一开始也是自称寡人。但秦始皇并不是普通的皇帝,他认为“寡人”并不能突出自己的尊贵和与众不同,于是他挑选了很久,将自称改为了“朕”。

那在这么多自称中,为什么秦始皇偏偏挑中了“朕”呢?这就得先看看“朕”在古时候的写法了,秦朝时统一的小篆,作为书写通用的文字,而用小篆写的“朕”左边是“”,也通“”,右边则写为“”,灷的意思就是指的火种,这样 一看,其构成的画面不就是一个人在船上拿着火种吗?

在上古时期,火种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一般都由一个部落的首领来看管,因此这里的“灷”也是在象征着最高的权力。

而旁边的“舟”我们可以从《荀子·王制》中理解: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里就是在说,君王像是船,百姓像是水,水可以运船,但同样也可以翻覆船只。而这也是在告诫君王一定要重视百姓的作用。

不得不说秦始皇选的这个字,确实大有讲究,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尊贵地位,同时也在警醒自己作为帝王身上的责任。中国的文字,实在是博大精深,不细究不知道,仔细探寻就会发现,原来仅仅一个字也能有如此多的深意,实在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