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从什么什么流成语大全(成语典故之从善如流)

时间:2025-01-06 08:31:25

从善如流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意见);如流: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迅速而自然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比喻乐于接受正确的意见,听从善意的规劝。

【成语典故】

栾书,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因屡立军功,升任中军元帅。公元前585年,楚国派数万精锐军队进攻郑国,郑国不敌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军前往救郑,栾书的军队刚到郑国境内,就遇上了楚军。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就退兵回国了。

栾书不想就此撤兵,便去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力量弱小的蔡国见晋国来犯,连忙派使者向楚国求救。楚国本不想与晋国正面交战,但蔡国来求救,很明显,此战已经避无可避了。于是,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带领军队前去救援。

晋国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军攻打前来援救的楚军,栾书同意了。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建议说,楚军本来已经退回去了,现在又折回来,一定是有备而来的,千万不可大意,此战如果我们获胜了,也只不过是打败楚军,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如果失败了,就一定会令人感到耻辱。权衡利整,这一战还是不打的好,我们不如收兵回国,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元帅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由于栾书能正确地听取部下的意见,当时人们就称赞他,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又自然。”

【成语寓意】

“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但这项准则并非永远正确,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这就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远见。现实生活中,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人物简介】

栾书(?-前573年),姬姓,栾氏,冀州栾邑(今河北省栾城县)人。春秋时期大臣,晋景公、晋厉公时期执政大臣、统帅。谥号为武,人称栾武子,栾枝之孙,栾盾之子。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佐,十一年(前589年),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齐国。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拜中军将军。十五年(前585年),援救郑国,迫使楚国退军,讨伐楚国的盟友蔡国。击败秦国,屡建功勋,成为晋国正卿。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后被厉公赦还。栾书联合荀偃趁厉公出游,诛杀胥童和晋厉公,拥戴晋悼公即位。一生历任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三朝,并于前587年到前573年担任正卿。他才能卓越,从谏如流,颇识大体,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为保卫自己的权威与利益而不择手段,最终激化国内诸多矛盾,导致晋国内乱暴发。周简王十三年,栾书去世。遗物有《栾书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赵括(?—前583年),嬴姓,赵氏,赵衰之子。因采邑于屏,又称屏括。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此赵括非纸上谈兵之赵括。

赵括参加了晋景公时晋楚之间的邲之战,其间和赵婴齐生隙。后来,赵婴齐与侄子赵朔遗孀庄姬通奸,赵同和赵括因此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庄姬怀恨在心,便诬告赵同、赵括。公元前583年,赵同、赵括等被晋景公灭门。

晋国大夫赵衰跟公子重耳流亡时,在翟国娶叔隗,生赵盾。公子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把女儿嫁给赵衰,称赵姬,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姬很贤德,主动提出迎回叔隗母子,还把正室地位也让给叔隗,让赵盾做嫡子,而她自己则成为妾,她的儿子们也成为妾生子。后来晋成公任用赵盾,赵盾念及赵姬的好处,提出请求,使赵同、赵括、赵婴齐都进爵为大夫。赵同食邑原,赵括食邑屏,赵婴齐食邑楼,故又称原同、屏括、楼婴。

赵括参加了晋景公时晋楚之间的邲之战,其间和赵婴齐生隙。赵盾之子赵朔娶晋国宗女庄姬,赵朔死后,庄姬和赵婴齐通奸,赵同和赵括因此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庄姬怀恨在心,便诬告赵同、赵括。公元前583年,赵同、赵括等被晋景公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