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名特水产黄颡鱼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时间:2023-07-12 17:28:23

名特水产黄颡鱼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黄颡鱼体形优美、个体纤小、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甘、平,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对人体水肿病、喉痹肿痛病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药用价值很高。目前,在国内外销售数量较大,经济效益很好。由于黄颡鱼是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和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根据我们高产养殖经验,现介绍以下六点技术。

一、池塘要深,水质要好

由于黄颡鱼属于池底生活鱼类,吃食时是在池 底 弱 光 环 境 下 进 行 , 正 常 生 长 水 温 在 25~28℃,如果水温低于7℃或高于37℃,就会自然死亡,所以,要求池塘水深2米以上才能满足黄颡鱼正常生长需求。为了保证水体质量良好,必须要求池塘上游水源充足并且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系统;池底要平坦,池中配有增氧设备,水体透明度在 35 厘米以上,含氧量在 5 毫克/升以上,pH 7.0~8.5。



二、清池要严,水体要肥

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各种病虫的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在清理池塘时,不管是新池塘或是旧池塘,淤泥只能保持 10 厘米左右,多余淤泥要全部清除;池塘周边杂草要全部清除。在池塘消毒时,先在池塘内坡和池底淤泥上均匀撒生石灰140 千克/亩,然后耙匀池底淤泥,使泥土与生石灰混合均匀,彻底消灭泥土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池塘试水时,先灌水 80 厘米深,注意防止敌害生物、野杂鱼、寄生虫卵等进入池塘;再放小鱼虾进行试水,通过1天的观察后,如果小鱼虾无异常情况,说明水质安全,再灌水到2米深。培肥池塘水体时,采取一次性施腐熟人畜粪水 450 千克/(亩·米),使浮游生物快速生长,满足黄颡鱼活体饵料需求。

三、鱼种要优,科学放养

目前,由于市场上黄颡鱼品种较多,以假充真行为时有发生,造成黄颡鱼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等后果,所以,在购买黄颡鱼种苗时,一定要到正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去购买,确保鱼种优良、成活率高、产量高、效益好。黄颡鱼放养时,要尽早放养,当水体温度稳定在 10℃以上时即可放养,放养规格为 30 克/尾、密度为2500尾/亩。为了自然调节水质,可另搭配放养鲢鱼 100 尾/亩、鳙鱼 100 尾/亩。鱼类下池前,先用4%食盐水溶液消毒 10 分钟,消灭鱼体上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然后放入池塘内。

四、投料要精,方法要科学

1. 投料要精 由于黄颡鱼是肉食为主的杂食鱼类,所以,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要求较高。如果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1%,粗脂肪在8%~10%;购买饲料时一定要到正规饲料生产厂家,才能保证饲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如果是投喂自配饲料,要求鱼粉42%、豆饼 28%、菜饼 15%、米糠 10%、促长添加剂5%。

2. 搞好驯化工作 由于黄颡鱼具有夜间吃食习性,如果要使黄颡鱼白天吃食,必须进行驯化。驯化时,采取固定敲击饲料桶为信号,定时、定点在池塘边撒黄颡鱼喜吃饵料,吸引鱼自愿游来吃食,连续进行两天后,再在饲料中拌入一些饵料,定时投到池塘固定地点,连续进行5天,即可使黄颡鱼养成白天吃食习性。

3. 科学投喂 由于黄颡鱼个体较小、吃食速度较慢,所以在投喂饲料时要坚持次多量少投喂原则。在4月以前,鱼体不大,投喂饲料时按鱼体重 2%的标准,每天上午 8:00 和下午 4:00 各投喂1次;在5-9月,鱼体逐渐增大,投喂饲料时按鱼体重 4%的标准,每天上午 7:00、10:00 和下午3:00、6:00 各投喂 1 次;在 10 月以后,鱼体增大并且脂肪较多,按鱼体重 2%的标准,每天上午 9:00和下午5:00各投喂1次。

五、病虫预防要早,病虫治疗要及时

1. 病虫预防要早 在黄颡鱼种苗运输、投放、养殖时,千万不要损伤鱼体,否则,会使伤口感染而患水霉病。在初春和秋冬低温时节,要尽早做好水霉病的预防工作,每隔 15 天用生石灰20 千克/亩或漂白粉 12 千克/亩,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 1 次;在春、冬季节,用大黄、板蓝根等中草药拌饲料投喂,在夏、秋季节,用抗生素拌饲料投喂,能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暴发。




专栏黄颡鱼养殖技术手册作者:可为渔业24币15人已购查看


2. 病虫害治疗要及时 水霉病发生时,用亩亩安 100 毫升/(亩·米),加水稀释 20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 1 次,连续泼洒 3 次。烂鳃病发生时,用聚维酮碘 6 毫升/(亩·米),加水稀释 4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1次,连续泼洒两次,或在饲料中拌恩诺沙星粉 4 克/千克后,连续投喂 6 天。水肿病发生时,在饵料中添加 1.5%的食盐,连续投喂7天,即可有效防治水肿病。肠炎病发生时,用二溴海因 0.5 克/(亩·米),加水稀释 5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1次,连续泼洒3次;在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连续投喂7天。小瓜虫病发生时,用天维必杀 25 毫升/(亩·米),加水稀释 20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1次,连续泼洒两次。车轮虫病发生时 , 用 车 轮 净 40 毫 升/( 亩 · 米), 加 水 稀 释2500倍后,每天全池泼洒1次,连续泼洒两次。锚头鳋病发生时,用百虫杀30毫升/(亩·米),加水稀释 20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 1 次,连续泼洒3次。黏孢子虫病发生时,用灭孢灵30毫升/(亩·米),加水稀释 2000 倍后,每天全池泼洒 1 次,连续泼洒3次,即可有效防治黏孢子虫病。

六、管好水体,搞好巡塘检查

1.适时增氧 每天检查1次水体含氧量,如果溶氧低于 4 毫克/升,应及时开动增氧机,使水体溶氧在 5 毫克/升以上;坚持晴天中午 12:00 开动增氧机两小时,增大顶层与底层水体交换量,使底层水体含氧量增加;坚持阴天早晨 5:00 开动增氧机两小时,补足水体含氧量,满足鱼类白天耗氧需求;坚持雨天夜间 1:00 开动增氧机两小时,消除夜间水体无氧现状,满足鱼类下半夜耗氧需求。

2.调好水质 在5-6月,坚持每隔20天换水1 次,每次换水量为 30%,提高水体质量,减少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在7-9月,坚持每隔15天换水 1 次,每次换水量为 30%,减少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减少鱼粪污染,提高水体质量。坚持每隔10 天用超强复合芽孢杆菌 13 克/(亩·米),稀释800倍后全池泼洒,不断降解残饵和鱼粪,使水体得到有效净化,提高水体透明度。定期检测水体酸碱度,如果pH低于7.0,可在水体中添加生石灰进行调节;如果pH高于8.5,可在水体中添加乳酸菌进行调节,始终使 p H 保持在 7.0~8.5;平时池塘水深要保持两米以上。

3. 调好水温 由于黄颡鱼属于温水性鱼类,池塘水温在 10℃以下时,可采取加深池塘水位,或在池塘上面搭建塑料薄膜棚办法,不断提高水体温度,满足黄颡鱼生存水温需要。池塘水温在36℃以上时,可采取对池塘换水,或在池塘上面搭建遮阳棚,不断降低水体温度,满足黄颡鱼生存水温需要。

4. 搞好巡塘检查 坚持早、中、晚各巡塘检查1次,认真观察黄颡鱼活动、吃食、浮头、病死情况等。发现有剩余饵料,要及时清理;发现水质腐败,要及时换水或添加 EM 菌进行处理;发现病死鱼,要及时捞出,并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发现池塘有溢洪现象,应及时开闸泄洪,防止鱼类跑掉;发现池塘有垮塌现象,应及时修补,防止鱼类逃跑;发现有兽类惊扰鱼群,应及时赶走兽类动物,防止黄颡鱼发生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