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朱熹注解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智仁勇,这是三大德,也是三粒治疗焦虑症的良药。
“知者不惑。”我们经常有疑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疑惑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是疑惑,还自以为明白。
疑惑,是因为不明白那道理,抓不住那本质。张居正说,只有智者,把天下的道理都讲究研求,明白透彻于心,所以事物之来,其是非可否,隐微曲折,无不洞达分晓,便是疑难的事,巧诈的言语,也一毫炫乱他不得,何惑之有?
我们能不能把天下的道理都研求透彻呢?不能,没有人能。我们只能有自己明白的范围,超出这术业有专攻的范围,就不明白了。
不明白怎么办?问别人。但“别人”有很多,都是大师、专家,说法还不一样,不知道信谁的,还是不明白。这时候就挑一个信,真发现信错了,再换。不要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或者谁都不信,问一圈,自以为自己比谁都高明,自己弄出一套来。
有人问信错了怎么办,当然会有错了,哪能都对呢?
能有这个态度,就不惑了。
仁者不忧。
我们的忧虑、焦虑,比疑惑更多!
忧什么呢?不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都是在忧自己,忧自己的得失,忧自己的未来,为根本没有发生,但自己害怕它可能发生的事情忧虑。
一个人,若是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他真是很难有什么忧!
所以仁者不忧。张居正说,仁者克己复礼,涵养纯熟,浑然天理之公,绝无私欲之累,故能顺理安行,心广体胖,外幕之念不萌,忧戚之心自泯,无论贫贱患难,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在我面前,也安然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何忧之有?
君子追求理想,但得不到也不遗憾,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入而不自得,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守持自己,自得其乐。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安于所处的地位,做好分内的事,不操心愿望那分外的事。你想往上走吗?想操心那在高位的人操心的事吗?你能做好分内的事,自然有机会往上走。最常见的就是自己分内的事不认真做,老想做“大事”,那忧虑就太多了!
勇者不惧。
张居正说,人之不免于恐惧者,在于正气不充,道义不足。而勇者,能善养正气,至大至刚,浩然塞于天地之间,故能执守坚定,不可屈挠。遇事奋发果敢,当行便行,当断便断,有始有终,绝无逡巡畏缩之意。便是利害切身,毁誉乱真,也一毫催沮他不得,何惧之有?
这个不容易!儒家的态度,一贯是明哲保身,邦有道,则经世济国,邦无道,能免于灾祸,保全自己。就像我们现在说中国历史周期律,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王朝更迭是循环,在一个王朝之内,也是治世、盛世、暴君、中兴、再昏君的循环。邦之有道与无道,就像四季运行一样,春夏秋冬,你改变不了。如果遇上冬天,你非要和它死磕,便会牺牲自己。你不跟它磕呢,冬天过去,春天自然会来,所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到冬天就冬眠,就是这态度。
不过也有做到勇者不惧的,就是王阳明,面对昏君,面对残暴邪恶的锦衣卫,他我心光明,勇往直前,只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行,而且取得成功。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里是讲学习进步的四个境界、三个进阶。
第一个进阶,从学习到适道。
“适”,是往,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同学,却不能和他一起向道。为什么呢,因为他学习不是为了向道。比如一起去念商学院EMBA,他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认识人,拓宽“高端人脉”,寻找商业机会,他不是来学商道。
再比如,有人学习热情高涨,到处听课,一听到老师讲了他没听过的“新东西”,就兴奋,就满足。这样的人,把听课当成听说书、听演唱会,老师“讲得好”,就跟听演唱会歌唱得好差不多,成了一种娱乐活动,听听这个怎么说,再听听那个怎么唱,乐此不疲,他也不是为了求道。
“道”是什么?道是一以贯之。真求道的人,在一条道上深入,不作他想。初学之人,学习不深入,他做不到一心向道、一以贯之,总会追新逐异,“另辟蹊径”,就如王阳明说的,进入“断蹊僻径”。
第二个进阶,从适道到立。
“立”,是执守,不反复,不放弃,不违背,不离开道。前面学过,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不是一般理解的能安身立命,经济独立,或有社会地位,而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有志于学,一是学习,二是有志向,志向就是适道。到三十岁的时候,这志向,这道,算是立住了,不会再改变,不会动摇,不会违背。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追求道,却不能和他一起坚守。
为什么呢,因为他守不住。一听到别的、新的说法,他就觉得那条道可能更高更快更强,他就不跟你在一条道上守了。或者,为外物所诱,经不起诱惑,他就半途而废了。
我们今天老讲“转型升级”,若你转型,是为了让你的禀赋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那你是适道,是立。若你的转型,是为了找到别的“更挣钱的买卖”,那多半是那邯郸学步的燕国人,新买卖没干成,把自己原来的本事也转型转丢了。
第三个进阶,从立到权。
“权”,是秤,是秤砣,权衡,权衡轻重,权变,变通。
立道,不是要坚守,不要变吗?怎么又要权变呢?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嫂子的手不能牵,这是礼;但是如果她掉水里了,伸手拉她上来,这就是权变,就是变通。
张居正讲解说:“应事接物,各有当然的道理,惟圣人一理浑然,泛应曲当,各适其轻重之宜。”如果只是立,守而未化,只是守着条文,没有进入化境而与道一体浑然,则不能融合变通、举措适宜。
张居正说,道以通权为极,学习的终极,要做到能权变,才能制裁万变,才能说学有所成。君子日理万机,要使得裁决区处都恰到好处,尤其不可不知权变。而要行权变,必须平时讲求,又时常体认,使得义理精熟,识见融通,可以称量事物之轻重,而无有差失。
但是,一定是先有立,后有权。如果没有立,只讲权,那就完全没原则了。
原文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这是《诗经》的一句逸诗。
“唐棣”,就是郁李,开花繁密如云,有点像桃花,结深红色果实,非常美丽。“偏”,就是翩,翩翩然;“反”,就是翻,花朵摇动的样子。“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唐棣的花开啊,翩翩然摇动着。我的心岂不思念你啊!只是我们的居室离得太远了!
孔子就评论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那不是真思念,如果真思念,抬脚就走,哪有什么远不远呢?
这一章,说爱人,说求道,说做事,都行。
你说你很爱她,可惜隔得太远,那还是不够爱。若是真爱,有什么远不远,你去就是。
你许诺别人的事情没有做,你说对不起,实在是太忙了。哪有什么忙不忙,还是你觉得对方不重要,你忙别的事去了。
你立志要坚持每天做的事,没有做,你也是说太忙了,那还是不愿意真坚持,每天坚持吃三顿饭,几十年风雨无阻都坚持下来了,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你先把那事做了再做别的,不就坚持下来了吗?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天下事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是真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