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首诗词,让你的眼里有星辰,唇角有春风,眉眼间熠熠生辉。
01 悲 歌 [汉乐府诗·杂曲歌辞】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无法还乡,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许多难言之隐,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悲歌,写尽了人生的坎坷与悲哀。

02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欢聚夜饮。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那是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这也是诗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奋发的人生态度。

03 《南乡子·送述古 》 宋·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此词中,词人将山塔、秋雨拟人化,以此表达其在临别之际的内心感受,虽无缠绵哀怨,却将读者带入离别的伤感情境之中,表现出词人不凡的文字功力。

04 苏轼《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那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诗人此刻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诗人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
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这非常清高而富有诗意。
这首《行香子》的确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在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此词是东坡词中风格旷达的作品。行香子词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东坡此词可为定格之典范。
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建功无望,入仕之时亦生退隐之心,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

05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06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颇有黯淡别情。只为心中还存了一点功名的热望,总想现在的劳累奔波,或许有个指望,可能有些许盼头。“何日功成名遂了”,到时“还乡”。劝好友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河塘夜色,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这是七月的事情了,那时的河塘边当有蛙鸣声作伴。苏轼才华横溢,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泪,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以友人堕泪收尾,辛酸而止,言虽尽而别情悠悠无尽。

07 《沈园二首—》—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的沈园藏着他一生的期盼 ,一生的痛楚。沈园邂逅唐氏之时,斜阳惨淡,画角哀凄厉 。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在心中。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其中的爱,恨,悔,永存心中了。

08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的词,写尽的是多少成年人的怅惘、凄凉、不舍与苦涩。正如柳永大半生的时光,都在科考场上、烟花场上蹉跎而过。四次科考,四次不中;待到第五次终于高中,他已然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喜悦之余,更多的还是怅惘吧。待到长大,终于有时间有能力去看的时候,已不再有看的心情了。“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便该是这般的心情吧。

09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那新曲美酒斜阳,那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那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的感慨,那怀旧之感中糅合的深婉的伤今之情。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那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思,那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 ,镌刻在词句里,镌刻在读者心头。

10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